第17章 养生功

    第17章 养生功 (第3/3页)

不说,完事儿还送钱灵宝还送功法。

    连刘长安的传承,都是阎振山送的,虽然阎振山肯定不知道那件木雕里会有刘长安的传承。

    这三件事情,单独看,都没什么好说的,理由都很充分。

    可是,连在一起细细琢磨,就很有意思了。

    这老头儿,不会是……

    徐青被他的猜测吓了一跳。

    跟着急忙摇头。

    不能胡思乱想。

    会死人的。

    现在的他实在太弱,下毒那种小伎俩只能偶尔使用,也难登大雅之堂,更不是长久之计。

    练拳,修行,这才是正道。

    阎振山给的“养生功”就很不错,和刘长安传承中的几套筑基类功法差不多,但更高效,毕竟刘长安是百年前的人,练的东西都是百年前的东西,而阎振山这一套“养身功”却是新东西。

    修行功法可不是越老越好,相反,人类一直在进步,哪怕是修行这块,一代代的修行者始终在提炼融合去芜存菁,从阎振山给的这套养生功就能看得出来,现代人对修行的理解和认知已经非常透彻,彻底摒弃那些神神怪怪的东西,修行理论更加科学。

    嗯,就是科学。

    科学不是狭义上的现代化高科技,而是一种更客观真实的思维方式,例如逻辑和实证,例如可证伪性。

    只是修行这事儿很违心,主观性极强,总纲就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感受上,所以很难被正规科学界接受,毕竟在可观测性、可测量性这块存在天然缺陷。

    要知道,连中医都能被接纳,能以“经验学科”的名义获得被研究的资格。

    修行,连经验学科都算不上,连被研究的资格都没有。

    归根结底,还是无法测量,案例太少,且不具备可复制性,观测周期太长,不确定性太多,同样的功法,给不同人修炼,修炼结果就不一样,甚至结果完全不同,有修行有成的,也有一无所获的,甚至还有把人练废的。

    但是,这不影响一代代的修行者用自己的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这些东西进行完善。

    阎振山这一套“养生功”就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当然,核心不变。

    徐青能轻松阅读、理解并与刘长安的传承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