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要想富先修路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九章,要想富先修路 (第1/3页)

    太守府,大堂。

    作为刘度二十年,办公和宴饮的地方。今天却没见到那个,熟悉的略佝偻着背的身影。

    只见原本的零陵郡主薄,高坐在堂上。

    而一旁的刘贤手里捧着个印玺,在边上来回踱步面露纠结,显然被什么事给难住了。

    经过昨日与刘度在太守府论证,查漏补缺下,决定删减一些计划留至将来。并将目前主要重心,定在修路,与提升农业方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刘度毕竟活了大半辈子。能当上一地太守,又怎么会真是庸人?

    遥想年轻那会也是热血青年,参与过党锢的好男儿。当然,党人里面有没有他就不清楚了。

    刘度看着这个,准备混吃等死的儿子。难得想建功业,做实事,自然要帮扶着。

    大手一挥,太守印拿去玩,随便盖。

    “这就是乾隆的快乐吗?我体会到了!”

    忘记是谁说的了,权利是一味最好的春药,能使人亢奋,沉沦!正在盖章的刘贤,默默点了个赞。

    “哎,我回忆回忆,以前小说里都是怎么改革的!”

    抱着太守印玺的刘贤,时而来回踱步,时而低头呢喃,时而用太守印玺边砸头边呢喃。

    虽上有老爹支持,上上有老板支持。但改革这事,真难……

    就拿修路来说,要修路人怎么来,靠征发徭役?

    汉代徭役制度是兵役和徭役夹杂在一起的。甚至因为封建社会,不怎么搞基建,唯一最大的土木工程就是皇帝陵,但皇陵基本是交给罪犯的。

    所以徭役制度更准确说,就是兵役制度为主。到了一定年龄,全国男子都要服兵役,先在郡县,然后去京城,最后就是宿边。

    (注:平民通常是这样的,有钱钱的例外。汉初开始,犯罪都可以通过花钱赎买,更何况免除徭役了。由此可见,灵帝爱财,可能是基因遗传的锅。)

    以上还是治世,更别提现在乱世。

    什么叫乱世呢?百姓流离失所,人口流动不稳定。就算稳定下来了,也是要安排种地,恢复粮食生产是头等大事。

    “郭主薄,咱们零陵各县,能凑出多少犯人?”

    刘贤突然想到,徭役不靠谱,把牢里的犯人提出来,倒也能应急。一直关着,也浪费粮食,不如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回公子,大约在百人左右。”

    零陵主薄姓郭,是跟着刘度几十年的老人了。这些年,基本都是他帮着处理政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