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清君侧

    第143章 清君侧 (第2/3页)

道:

    “高帝之时,齐国乃是天下第一诸侯,实力冠于关东。”

    “如今,虽然被一分为七,但实力仍然不可小觑,有了此七国相助,我们最少能增加三成的胜算。”

    “应高,你这次非但说服了胶西王,还说动了七地的其他六王,功不可没,就是当年的苏秦张仪也不过如此。”

    “本王要重重的赏你。你听好,我国起兵之后,你立刻就前去齐地,都督七国一齐起兵,事成之后,你就是头号功臣。”

    中大夫应高满脸激动,再拜称谢。

    。。。。。。

    中大夫应高退下之后,内史常德站了出来。

    不久之前,他奉命出使燕赵两国,替吴王刘濞进行联络。

    只听常德说道:

    “大王,赵王以为一点小错,就被汉景帝削去了支郡,心中十分不满,认为自己罪不至此。”

    “回国之后,他也曾说了一些发牢骚的话。不过,他的胆子没有胶西王那么大,不敢贸然召集军士,进行演练。”

    “小臣到了邯郸之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赵王说明了其中的要害,终于坚定了赵王的决心。”

    “赵王说,冬日长安大雪,人民死伤过半,今春又起蝗灾,这全是因为刘启的倒行逆施,是上天的惩罚。”

    “他还说,如果大王愿意举兵,替天行道的话,他一定马上起兵,夺回被刘启夺走的土地。”

    “赵国兵力不及吴国,但也能召集十万大军,进攻不足,自保有余。这十万赵王军士,陈兵漳水之畔,最少能够牵制刘启二十万大军。”

    吴王刘濞闻言,点了点头。

    赵国的势力在二十多个诸侯当中,本就不算十分强大的。

    如今,又被朝廷砍了一刀,削去了许多土地,势力就更弱了。

    刘濞不指望他能帮上多大的忙,只要他能够在北方捣乱,牵制汉军,给他们向关中进发的时机,这就足够了。

    他又问道:“你也去拜访燕王了,他是怎么说的?”

    常德的面色有些尴尬,道:

    “臣无能,未能见到燕王。燕王府的侍从们说,燕王病重,不能见客,以此打发了臣。”

    “依臣看,燕王的态度暧昧,既不想得罪朝廷,又不想得罪大王,因此才称病不见我。”

    “臣后来秘密求见了燕国太子,太子称,只要大王兵破梁国,他就立刻举兵南下助阵。”

    “到时候,不但燕国的将士会倾巢而出,就连北方的匈奴人也会前来助阵。”

    “依臣看,燕国是否会出兵,还值得怀疑,大王不要对他们报太大的希望。他们的心思很鬼,谁赢他们帮谁。”

    吴王刘濞闻言,摇了摇头,道:

    “可惜了。不过有了赵王相助,我们在北方的力量也足够了,毕竟那里不是主战场。”

    他面相群臣,道:“北方的赵王,东方的齐地诸王,都是辅助我们作战的,只要他们能够牵制朝廷的兵力,给我们争取时间就够了。”

    “他们那里太过于遥远,我们鞭长莫及,很难和他们联合起来,一起行动。我们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南方。”

    “田安,南方的几个诸侯怎么说?”

    。。。。。。

    这时候,被刘濞点名的田安站了起来。

    他是刘濞的心腹之臣。

    从刘濞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跟随了,算起来,已经有三十七个年头了。

    刘濞对他十分器重。

    此次派他出使了南方几个诸侯国,即:楚国、淮南国、衡山国、庐江国。

    只听田安说道:

    “臣此次出使的第一站,就是楚国。”

    “不久前,楚王被刘启问罪,削去了几个郡,因此心中愤愤难平。”

    “他也想着举兵,可惜一个人势单力薄,难以行动。”

    “如今大王前去结盟,正中他下怀,当着臣的面,就定下了盟书。”

    “非但如此,他还请了楚相张尚、太傅赵夷二人前来,一同商议起兵之事。”

    “谁知道此二人顽固,居然劝说楚王不要起兵。楚王大怒,已经将他们投入了大狱,还说只等起兵之日,就要用此二人的头颅来祭旗。”

    “大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