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百年之计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四章 百年之计 (第1/3页)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那是百年大计,要讲功德,那也是头等的功德。

    柳青生出这样的念头,还是在朱励志考上秀才之后,从镇上那些老百姓的反应来看,其实那些老百姓对读书这种事情还是挺重视的。

    只不过对大多数人家来说,没有那个条件。

    他们没有条件,柳家可是有的。

    柳家本来就办了自己的族学,教材有,教书先生也有,现在无非就是扩大一下,将族学从柳家大院转移到外面来,接受族外的人入学。

    除了多花一点钱,没有别的难处。

    办一座学校,请一些教书先生,也用不了多少钱。

    ——怎么着都不会比他买一个土地神位的钱花得更多。

    他还跟积德行善这两兄弟谈到了办学的好处。

    短期的来看,以这种方式来办学,那就是纯纯的赔钱。

    可是,只要在这一座学校培养出几个人才来,哪怕一代人的时间只培养出一个举人出来,以后少不得要维护柳家,那就已经赚了。

    要是能培养出一个进士,更不用说了,那得赚翻。

    不管是不是柳家的子弟,在他们办的学校出来的,就得要承这个情,以后要对柳家报恩。

    哪怕什么都不用做,有那么一块招牌在那里,地方上的人就不敢惹柳家了。

    就算是培养不出举人和进士,多培养一些秀才出来,在地方上也没人能惹得了。

    至于那些连秀才都考不上的,至少学会了识字和算数,也可以到柳家开在各处的商铺作坊中任职,比一般的学徒要强。

    ——柳青虽然对柳家的兴衰不是那么的在意,但是他知道,想要说服柳家人心甘情愿的出钱出物资来办学,还是得拿出这个理由来。

    在柳青和积德行善两兄弟谈好这件事情后,学校都还没有建设起来,他就获得了大量的功德,系统的任务进度竟然达到了1.3%,一下子就增加了一个百分点,可谓神速了。

    把学校建在土地庙旁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每天早中晚三次给他上香。

    小孩子会不会成为他的信徒,这个暂时不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