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文人之首

    第十九章 文人之首 (第2/3页)

    陆风禾重新靠到软枕上,“是是是,我便不送了,绿芙送送二娘子。”

    刘氏走了,余姑姑也早歇好了,刘氏前脚出门,余姑姑后脚就带着药包进来了。

    今日没有昨日难捱,陆风禾还有功夫想其他事。

    郭大娘子说的是吏部尚书郭维昌大儿媳,马颜卉,马颜卉是地地道道的京都人士,可郭家不是,要来看陆风禾的不是马颜卉,而是郭家。

    六部之中,吏部为首,单单从品级可见一斑,吏部尚书正二品,其他五部尚书从二品。

    郭维昌出身常州府晋陵郭氏,师从陆风禾的祖父陆湛,年岁比陆风禾的大伯父还要大一些,陆风禾父亲包括叔伯见了都是称一声师兄,陆风禾一辈自是要称一声世伯的。

    郭维昌的两个儿子都是在鹤鸣书院进学的,与陆风禾的兄长们也都是师兄弟相称。

    郭大郎年纪大一些,和陆风禾没甚交集,郭二郎就不一样了,比陆风禾大了两岁,每次见到总是要叫陆风禾是师妹。

    郭陆两家说是世交也是可以的,虽说是郭大娘子要过府,极有可能最后来的是郭夫人。

    至于宋胡两家也都是江浙人士,曾在鹤鸣书院求学,如今在京为官。

    非要论起来,朝中江浙官员占一半,一半又有大半或长或短在鹤鸣书院进学,剩下一半的夫子也十有八九是从鹤鸣书院出来的。

    就是中书令袁相公,木渎袁氏,虽然未到鹤鸣书院正经进学,可每旬都会到鹤鸣书院论策解惑,勉强也能算得上半个鹤鸣书院的学子,况且与袁陆两家也是交情匪浅。

    天下文章看江南,江南学子看鹤鸣。

    陆家成了天下文人之首,陆氏子弟自然是不能为官的,就是参加科举也是到春闱便止步,不为入仕,只为了检验自己的学识水平。

    陆风禾从来都觉得在这对陆家子弟不公。

    都说陆家子弟淡泊名利,可是天下文人没有不想为相为宰的宏大理想,可因为出身陆家,有最好的家学,却不得不偏居毗陵,做个富家翁当个夫子。

    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