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九五至尊

    第一百六十三章 九五至尊 (第2/3页)

还是他丘岳再大大不过朱棣这位天子,朱棣自凤阳回京,别说丘岳要让步。就算是他老子淇国公丘福被杀,也得给天子回京让步。

    萧仪笑道:“哪里哪里,诸位实在是客套了。日后皆是一府公办之同僚,抬头不见低头见。唤我大人,萧某实不敢当。”

    萧仪处事圆滑,包元乾几人还未受赏便已经以同僚相称拉近关系,自然也是知道这几人官职再低恐怕都将会比自己七品高,自然反过来想巴结几人。

    姜为道:“萧大人此来,不只是道喜罢?”

    姜为心思活络,若是道喜大可等天子回宫后再来道喜,他如今匆匆而来自然还有他事。

    萧仪道:“不错,天子即将自正阳门回宫。按照规制,听宣之人需要与随百官与正阳门外迎接圣驾,我此来便是领着你们前往正阳门而去。”

    “我们几人都去?”

    萧仪摇头笑道:“那吴侯上书之上提及二人便可,无需悉数前往。”

    包元乾点点头,看来这一趟是非去不可了。这是自己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第一次照面,说实话他虽然在史书上对于朱棣已然再熟悉不过了,可是真当遇上本尊时那句伴君如伴虎还是萦绕心头。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绝非是史书上那般扁平化,一个活生生的人总是有多面性的,很难用寥寥几句去概括。

    在他印象里,朱棣几乎是李世民与杨广的超强结合体。朱棣因为篡位而登大宝,急于做出功盖千古的大业将自己塑造为千古一帝,从而洗尽自己反贼的身份。

    所以他在任何事上都显得很急切,颇为不惜民力,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恢弘要大气。无论是营建北京城,还是开挖北段运河,或是修撰永乐大典漠北。..

    这些哪一件都是惊天动地,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业。但是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是千万黎庶的血泪,是无数黎民百姓用性命与妻离子散的结局堆叠而成的永乐大业。

    这与杨广不惜民力的三征高丽、兴建东都还有开挖运河如出一辙,他们二人在这一方面有着神似之处。二者皆是好大喜功,任何工程事物都要纵贯古今,只有突出一个大字才能体现他们千古一帝的恢宏事业。@·无错首发~~

    所以当山东河北百姓饱受靖难战争的苦难后,旋即又承担了开挖大运河的苦差。经年累月之下,苦不堪言。这才酝酿了白莲教唐赛儿起义,若大明真的处处是盛世,这山东起义为何在永乐年间如此频繁?

    那夏原吉屡屡进言劝阻朱棣停止北征,因为穷兵黩武的北征已然劳民伤财,整个国家负荷到了极限,这才是为何仁宣之治需要与民休养的根本原因。

    但是朱棣与杨广又有根本区别,朱棣好面却不自负,残忍滥杀却不似杨广无罪而诛,能听得进旁人建议不似杨广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生生将国家与他个人绑在一起,坠入深渊。

    再者朱棣的军事天赋,与太宗李世民极为相似。这也是他避免了国家像隋朝末年那般陷入农民起义的烽火,他将国内矛盾转移屡屡取得对外作战胜利。这一点是他为自己好大喜功一面兜住了底,避免了明朝陷入对外军事失败,对内剥削民力陷入两难。

    的困境。@*~~

    可朱棣究竟是残忍嗜杀,还是英明神武。是千古一帝,还是与杨广那般不惜民力,好大喜功?这一切都即将在自己眼中揭开谜底,念及此处他也不由得心潮澎湃。

    他在思索中便与姜为随着萧仪往正阳门外而去,三人赶至正阳门外时城门两侧外早已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宗亲勋贵站在为首两侧,衣冠禽兽的文武百官紧随其后。无数的亲军卫甲士分列内外两侧,戒严整个正阳门外。

    而更多的应天府百姓则被挡在数百步外,遥遥地垫着脚,像蚂蚁一般挤着,扯着脖子想看看天子仪仗。

    这正阳门极为奢华高约七八丈,其上城楼乃是规制最高的重檐庑殿顶。飞檐气势恢宏,伸出城墙之外仿佛遮天蔽日般。其上鎏金拱瓦,一对螭兽高高翘起。朱漆丹抹的城墙,其间雕龙画凤,祥云流滚。

    其间乃是宽约数十丈的御道,只为天子一人仪仗而行,两列迎驾人马相距一百多米,几乎快看不清对方。

    包元乾二人跟在萧仪身后,随着百官而站。二人穿布衣与周围锦衣华服的官员格格不入略显滑稽,但是众人却也心知肚明能站在此处的布衣,已然不是寻常布衣。

    不过他们倒是早早到了,可这朱棣圣驾却迟迟未至。只见中和桥上空无一物,倒把他们晾在寒冬里,瑟瑟发抖。

    包元乾揣着袖子,左瞧右看。他本就目力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