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作

    第二章工作 (第2/3页)

,没有枪,没有炮,游行管个屁用。

    张怀生心中感慨。随即重新戴上渔夫帽,打算去爱丁堡东部,靠近海港的那边为自己找一份工作。

    毕竟后天就要交租了,自己手头这三个便士可不够。

    ...

    爱丁堡,DC区。

    天空中,无数道密密麻麻,像是火山口的烟囱伫立着,铅灰色的烟柱冲天而起。

    散发着刺鼻臭味,上面漂浮着一层油垢的污水,顺着管道被排进大海,难怪爱丁堡人明明离海很近,却很少吃鱼。

    这是张怀生第二次来到爱丁堡的DC区,上一次来还是在入学的时候,但那一次他只是感慨于大英帝国的工业之发达,并未有什么其他感慨。

    这一次则截然不同,他即将从“游客”变成了“风景”本身。

    街边,有咳得撕心裂肺,像是要将肺泡都咳出来才罢休的乞丐,蜷缩在角落,在痛苦中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肢体残缺,大概率是绞在机器中致残的男人,蹲在墙角,用麻木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过往的行人。

    胸前挎着一个木质平台,上面摆放着香烟,糖果的小男孩,光着脚在街上寻人推销。

    他们本不属于城市。

    大型蒸汽机械的使用,将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上的佃农,驱赶进了城市的工厂里。

    那一座座雄伟的工厂,就像吞噬血肉的恶魔巢穴,将一个个流水线上躺着的人类,运进熔炉,敲骨榨髓。

    张怀生的脚步变得沉重且无力,胸口堵得厉害,不知是被这糟糕的空气,还是被这一群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人们所感染。

    “不行,我绝不能在这里工作!”

    “我挣钱是为了求活,但这里是要用命挣钱的,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这些蒸汽时代的工厂,根本就是把人当做“耗材”来使用。

    越往里走,看到的景象越是让人心酸。

    瘦的像是芦柴棒一样的少女,穿着不能蔽体的褴褛衣衫,肩上扛着半人高的麻袋,踉跄着走路。

    嘴里抽着雪茄的监工,挥舞着手中的皮鞭,毫无怜悯之心地甩在她的后脊。

    “快点,不能干就滚。”

    “仁慈的爱德拉先生给了你们这份工作,但若是你们不能胜任,我——忠诚的盖茨比是不会允许你们当薪水小偷的!”

    张怀生攥紧了拳头,又松开,几乎是落荒而逃般转身离开了这片充斥着机器轰鸣声的工业区。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真正来到了一个“吃人”的社会,而且连一层遮羞布都没有的那种,赤裸裸的吃人社会。

    在这个时代,努力工作不仅不能使人富裕,甚至连维系最基本的温饱都很难。

    工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就要暴露在各种各样高污染的废弃物之中,早早地就会疾病缠身。

    与其说人命如草芥,不如说人命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这就是蒸汽时代!

    回到伯明翰大道的公寓,张怀生坐在床上思索良久,还是决定去找一些自己以前关系比较亲近的同学帮忙。

    哪怕很可能吃上一杯闭门羹。

    因为他实在是山穷水尽了。

    哪怕是做文抄公,向当地报社投稿,他也需要一个回本周期,可他兜里的钱根本支撑不到他活到能领取稿酬的那个时候。

    ...

    爱丁堡大学,留学生宿舍楼。

    凭借以前的学生证,他成功混进了文科宿舍楼里。

    说起来,张怀生这一届留学生,几乎全都是文史类,没有一个理工科,因为学校不允许留学生学这些专业。

    但不得不说,相较于隔壁那些虽然同样受限于文史类专业,但依旧兢兢业业,每天沉浸于图书馆,试图学到些许先进理工知识的扶桑留学生。

    张怀生这群东华留学生就显得太过安逸了。

    在这个时代,由于并未发生甲午中日战争,扶桑还没踩着东华上位,获取列强门票,成为东亚地区性霸主。

    再加上这群扶桑留学生对待他们这群东华留学生,可以说是相当客气。

    没人知晓扶桑人的狼子野心。

    即便是张怀生自己,也不确信这个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