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生花 第一章 初遇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两生花 第一章 初遇 (第1/3页)

    初夏四月,雨霁天青。远处的山刚被雨洗过,历历在目,青翠欲滴。

    农田匍匐在山脚,官道自中间穿过,将它分作了两块。

    一颗大柳树站在官道旁,像是在欢迎来往的路人。树上休憩着两只燕子,互相依偎,轻语呢喃。偶有清风袭来,柳条“沙沙”作响,惊扰了它们。怒而飞到枝头,“喳喳”叫着,表达着不满。

    有一少年正站在柳树下,观察着这一切,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少年身高七尺,穿着一袭青衫,面容并不出众。背后背了个行囊,腰间别着一柄剑。剑边上还挂了一个钱袋子,鼓鼓的。

    他名唤江流,名字是他母亲取的,据说是她母亲根据一句古诗。“功名富贵若长在,江水亦应西北流”,取江流二字所得。

    他曾问过自己母亲为何给他取这个名字,她母亲只是笑着说:“神州大地,西高东低,江水又怎么可能往西北而去。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不要去追逐什么名利。”

    因为刚下过雨,地面到处都是水渍,想避都避不过。

    江流看向了自己的鞋子,上官道刚刚穿上的新鞋子。这一会全部湿了,不免有些心疼,这可是师娘亲自给自己做的。自母亲病逝后,师傅师娘就是自己最亲的人。

    正发愁着,这时官道后面来了一架牛车,车上坐了个老汉,正架着车,背后用席子盖着东西,东西不多,车上还留了很多位置。看着席子外面露出来的东西,多半是些瓜果蔬菜。

    江流见状,又看了看自己被打湿的新鞋。伸手拦住了牛车,对着赶车老汉拱手到:“老丈,行路多时,甚感疲惫,不知可否捎带小生一程。”

    老丈见到这人穿着青衫,腰间佩剑,举止又极为文雅,确定了这是一位读书人。连忙说到:“小郎君要是不嫌弃,尽管上来便是。”

    江流为之一喜,对着老丈说到:“小生多谢老丈了。”边说边走到牛车旁,伸手擦了擦木板,坐了上去。

    那老汉手提着竹枝,对着空中一挥,请喝了一声“驾”。牛儿便“哞”了一声,缓缓走向前方。

    “老丈贵姓,这是要去哪里?”江流问道。

    老汉一边驾着牛车,一边说到:“庄稼人,哪里有贵姓,老头子姓王,村里都叫我老王头。今早为绣城四海楼送些新鲜蔬菜,换些家用。”

    “原来如此,王叔辛苦了。”江流听闻他姓王,顺带叫了他一声王叔。

    “可不敢如此,小郎君还是叫我老王头吧。”老王头摇着头摆着手对江流说到,似乎又想去了什么问到:“小郎君可是去绣城读书?”

    江流听到老王头的问题,回答到:“算是吧,主要还是出来走走,涨涨见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就是如此。”

    “哈哈哈,小老儿可听不懂这些。只知道种地。”老王头笑道。

    “这有什么不好,士农工商皆是国之柱石。务农也是一门手艺,不像我们,只读死书,一不留神就成了书呆子。”江流并不再意这些。在他的认知里,人都是可爱的,都是善良的。

    “小郎君和其他读书人不一样,将来一定能成大事。”老王头第一次见到这种平易近人的读书人。以前见到的都是些看不起人的家伙,和眼前人一比,差远了。心中对眼前的人充满了好感。

    “那就借老丈吉言了。”江流笑着说到。

    一路欢声笑语,两人聊的很开心。一直到了绣城城门口。城墙上写着两个字“绣城”。

    这城池高有几十丈,用砖所砌。周围环绕着护城河。一座吊桥自城门口垂落,直跨护城河,容来往路人行走。

    “总算到了,这绣城还真大,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江流站在绣城门口,望着眼前的城墙,不由感叹到。

    牛车来到了城门口,这里站了一队士兵,其中一个士兵正在前面例行检查。

    轮到老王头了,老王头见状,连忙对着士兵说到:“官爷,小的来自十里外的王家村,村里都叫我老王头。今早是给四海楼送些新鲜蔬菜。”语气十分恭敬。

    那士兵掀开了席子,看到了一小车的蔬菜,拿起一个轻轻掂量了一下。发现没有异常,放下蔬菜,便给他放行了。

    老王头连忙对着士兵说到:“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说完正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