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当地名医

    第2章 当地名医 (第3/3页)

人出名了,小学文化水平,但是稍微有点出名后,写了一张字体和螃蟹粘墨水在宣纸上爬的一样,也算是“独树一帜”的螃蟹体。竟然还卖出几万大元,这不能不说是书法界个别现象的一种悲哀。这种风气绝对不能助长!这是对文化的亵渎,简直是有辱斯文!在这里,笔者绝对没有瞧不起这个土星,只是感觉应该遏制这种风气,我们应该弘扬正能量,真正的文化作品才值得传播,才有宣扬的价值。

    老留信给行听找的名师就是县城的一个老先生,行听聪明好学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是从内心喜欢中医,所以进步的很快,期间不光学到了老先生大半生的医术精髓,还通研了好多历代大医家留下的珍贵医案集。用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了。

    书中暗表,行听拜师的这个老先生原来是溥仪时期皇宫的御医,那个时候的清廷虽然没落,但是能靠真本事选上御医也说明医道绝不是泛泛之辈。

    在溥仪被冯玉祥赶下台后,这个老先生也就随着下岗了,这下对他而言还正好是解脱出来了,常言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假设没有这个革命创造的机会,这个御医老先生可能都要终老在皇宫了。

    出来宫门的御医立马就回到老家山东,隐姓埋名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悬壶济世生涯。

    这个老先生不仅是医道了得,就是其他的星相学包括阴阳五行八卦易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在传授行听医道医理的空闲之余,他也竭尽所能向他传授毕生所学,而正好行听也是从心里喜欢热爱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文化,因为本身的功底好,所以同样是学的好,领悟的快,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博学多才!

    三年时间,转瞬而过,一晃间行听跟着御医老先生学够三年了,这时候的行听已经在医,易,卜各个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了,水平和名声在县城是有口皆碑,已经成为当地的小名医,马上就要展翅高飞了。

    行听是这位御医老先生一辈子收的唯一一个徒弟,也是他的关门弟子。

    一代大医行听马上就要横空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