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九一九年

    第8章 一九一九年 (第3/3页)

;因为我于外国圈点之类,没有心得,恐怕要错。

    还有人名旁的线,也要请看一看。譬如里面提起一个花白胡子的人,后来便称他花白胡子,恐怕就该加直线了,我却没有加。

    鲁迅四月八〔二十八〕日十九期《每周评论》附录中有鲁逊做的文章〔2〕一篇,此人并非舍弟,合并声明。

    注释:

    〔1〕指短篇小说《药》,后收入《呐喊》。

    〔2〕鲁逊做的文章指《学界新思想之潮流》,载《每周评论》第十九期(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原注转载自北京《唯一日报》。

    190430致钱玄同心异〔1〕兄:"鄙见"狠对,据我的"卓识",极以为然。仲密来信说,于夷歪〔2〕五月初三四便走,写信来不及。速斋〔3〕班辈最大,并无老兄,所以遯庐当然不是"令兄"。近来收到"杂志轮读会"〔4〕的一卷书,大约是仲密的。我想:这书恐怕不能等他回来再送,所以要打听送给何人,以便照办;曾经信问尹默,尚无回信,大约我信到否不可知。兄知道该怎么送吗?请告诉我。

    迅夏正初一而夷歪三十足见夷狄之不及我天朝矣。

    注释:

    〔1〕心异指钱玄同。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七、十八日,上海《新申报》连载林纾的小说《荆生》,其中一个人物取名金心异,影射钱玄同。

    〔2〕夷歪指阳历,戏语,对"夏正"(夏历)而言。

    〔3〕速斋鲁迅自称。"速"当由"迅"引申而来。

    〔4〕"杂志轮读会"未详。

    190704致钱玄同心翁先生:子秘〔1〕是前天出发的。和他通信,应该写"东京府下、巢鸭町上驹込三七九羽太方○○○收"。他大约洋历八月初可到北京,"仇偶"和"半仇子女"〔2〕也一齐同来,不到"少兴府"〔3〕了。"卜居"还没有定,只好先租;这租房差使,系敝人承办,然而尚未动手,懒之故也。《鱻苍载》〔4〕还没有见过,实在有背"先睹为快"之意。贵敝宗某君的事,恐怕很难;许君早已不管图书馆事,现任系一官气十足的人,〔5〕和他说不来。

    听说世有可来消息,真的吗?

    俟上七月四日

    注释:

    〔1〕子秘即周作人。

    〔2〕"仇偶"和"半仇子女"指周作人妻羽太信子和他们的子女。因当时正值反日运动,故鲁迅以此戏称。

    〔3〕"少兴府"即绍兴府。

    〔4〕《鱻苍载》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钱玄同致周作人信:"尊贵的朋友所必需的鲜苍稔(此是用训诂代本字,学探龙先生的办法)里边的《易经起课先生号》,可不可以稍迟几天送而且献。"按《易经起课先生号》即指《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易卜生号"。这里鲁迅所说的《鱻苍载》,和钱玄同提到的《鲜苍稔》,俱为《新青年》的代称。

    〔5〕世有可来消息一九一九年五月九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为抗议北洋政府镇压五四运动辞职离校。后在校内外的催促下始通电放弃辞职,并于九月十二日回京主持校务。

    190807致钱玄同心异兄:----仲密寄来《访新村记》〔1〕一篇,可以登入第六期内。但文内几处,还须斟酌,所以应等他到京后再说。他大约十日左右总可到,一定来得及也。特此先行通知。又此篇决不能倒填年月,登载时须想一点方法才好。

    鲁迅八月七日

    注释:

    〔1〕《访新村记》即《访日本新村记》,系周作人记述一九一九年七月在日本参观活动的文章,后来发表于《新潮》杂志第二卷第一号(一九一九年十月)。这里说的"第六期",指应在同年六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此时该刊实已脱期,如按原定六月出版的刊期,则与文章写作的时间发生矛盾,因此信中说"决不能倒填年月","须想一点方法"。

    190813致钱玄同〔1〕玄同兄:两封来信都收到了。子秘已偕矇妻矇子到京、〔2〕现在住在山会邑馆〔3〕间壁曹宅里面、门牌是第五号。关于《新村》的事、两面都登也无聊、我想《新青年》上不登也罢、因为只是一点记事、不是什么大文章、不必各处登载的。黄棘〔4〕不是孙伏公、单知道他住在鲁镇、不知道别的、伏即福源、来信说的都对、写信给他、直寄"或矇"〔5〕就是、他便住在那里、べーテートル是一种鱼肝油、并非专医神经的药、但身体健了、神经自然也健、所以也可吃得的、这药有两种、一种红包瓶外包纸颜色、对于肺病格外有效、一种蓝包是普通强壮剂、为神经起见、吃蓝包的就够了。

    迅八月十三日

    注释:

    〔1〕此信原件逗号均作顿号。

    〔2〕子秘已偕矇妻矇子到京据《鲁迅日记》一九一九年八月十日:"午后二弟、二弟妇、丰、谧、蒙及重久君自东京来,寓间壁王宅内。"〔3〕山会邑馆绍兴县馆的旧称,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鲁迅于一九一二年五月六日至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此居住。

    〔4〕黄棘鲁迅笔名。一九一九年八月十二日在《国民公报》发表《寸铁》四则时曾暑此名。

    〔5〕"或矇"即《国民公报》,孙伏园当时任该报副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