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石千浪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石千浪 (第3/3页)

默一个人负责,他们负责监察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朝中的文武百官。

    治大国如烹小鲜,又或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有些事情,真当你坐到那个位置上,你才会发现根本赌不起,一旦赌输了,想翻盘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不用了,知道他们的行踪就行,也许过不了多久,‘皇城司’的人就跟不上他们了,要是他们的行踪时时能被‘皇城司’给捕捉到,那朕就真的考虑不让他们出师了。”

    对于杨过和郭襄二人的武功和能力,郭默还是很自信的。

    不过,这些年来,他结下的冤家对头也有不少,武功高强之辈也不是没有,一旦真正遇上了,至少不是杨过和郭襄现在的一流境界能够应对的。

    中秋时节,再次举办华山论剑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短短十数日,就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就连吐蕃、西域、蒙古、大朝等地,也陆续收到了这则消息,真可谓一石惊起千层浪。

    “哈哈,默儿是懂我的,真想念那些老朋友啊,一流境界以上?有点儿意思,老夫倒要看看天下间又增加了多少高手——”

    ……

    “哼,郭默,你这样大张旗鼓地要重开华山论剑,到底意欲何为?难道想夺去老夫多年的称号吗?八月中秋嘛,老夫不会让你失望的——”

    ……

    “阿弥陀佛,幸亏老僧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要不然还真的就落后那些老朋友了。华山,好多年了,期待啊——”

    ……

    “前辈,华山论剑再启,您可想一起去看看吗?”

    “哈哈,那里的确是个打架的好去处,可惜啊,老夫都快一百五十岁的人了,哪里还在乎那些虚名?不过,你小子可要努力了,不能丢了本帮数百年的威名啊——”

    ……

    “真好玩、真好玩,四十年前,师哥能够打败你们,四十年后我也想试试力压群雄的感觉。”

    “哼,就你?连自己儿子的仇人到现在还没找到,你还好意思去参加华山论剑?我恨你——”

    “又来?我怎么就不能去?告示上说了,一流境界以上都可以去,别说是我了,那些大牛鼻子、中牛鼻子和小牛鼻子,也有不少可以去的,我就要去——”

    ……

    “师傅,他们中原人要比武,举行什么华山论剑,您老人家为何也要过去?”

    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和尚,却一副庄严宝相的模样,一双睿智的眼睛,似乎能够看穿尘世间的一切,又似乎这双眼睛,就不应该出现在尘世间。

    “呵呵,徒儿啊,为师倒是真有心思去争一争这天下‘五绝’,当年的第一人已经不在了,剩下其他四位可能会略高于为师。不过,四十年之后,如果还有华山论剑,徒儿你当有能力去争夺魁首的——”

    ……

    当全天下都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始作俑者的郭默,却天天待在后宫里,连去养心殿的机会都少了。

    一过五月,几乎内阁呈上来的奏报,郭默都是直接甩给了郭逸,美其名曰要先锻炼一下他。

    只有涉及到军事或邦交的,在郭逸处理完之后,才会送到郭默那里御审。

    “默哥哥,你这也太偷懒了吧?现在批阅奏折的事都推给了逸儿,连上朝都改成了十天一次,你又把齐儿也推给了我们,自己就整天在这里晒太阳啊?”

    看着躺在摇椅上假寐的郭默,心直口快的慕容嫣还是没忍住,连珠炮般的质问着。

    “三妹,不得无礼,默哥哥在为两个多月后的华山论剑做准备,你就不要在旁边添乱了。”

    “再说,朝中如今文有耶律楚材,武有孟共,程先生和逸儿这一老一少配合得也相得益彰,就算离开了默哥哥,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的。”

    最了解郭默的人,还是相随了二十多年的黄蓉。

    虽然,她也说不清楚,郭默如今的功夫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她却知道自己的默哥哥想离开了。

    二十多年前,郭默跟黄蓉刚刚认识的时候,就只希望能游历天下、笑傲江湖。

    鬼使神差地暴露了那样的身份,然后就是军旅、政界,到现在皇上都当了十二年了。

    黄蓉也曾问过郭默,为何不一鼓作气,挥军北上彻底消灭了蒙古政权?

    郭默的回答却是,如今大宋朝兵强马壮,无论是财富还是军备,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士,就现在的储备足够支撑大宋五十年以上的。

    蒙古这样一支游牧民族,与其彻底将他们灭掉,不如就这样留在千里之外的草原。

    给身后的子孙留这样一个对手在,也好让他们能够居安思危,也能够让大宋的男儿,有一个真刀真枪的训练场。

    六月一过,郭默就启程了。

    这次随行郭默南下的,只有皇后黄蓉,大哥郭靖和二徒弟武南天,其他人都留在了京城,而两百名“锦衣”,早在一个月前就被郭默派往了华山。

    有“铁掌无情”陆平生率领的两百“锦衣”在,料想一般情况下,也没人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皇帝要离京,留下太子监国当是应有之谊,可是,到现在为止郭默也没有给大宋立太子。

    却在临行前的朝会上,宣布由燕王郭逸监国,兵部尚书、辽王孟共和吏部尚书耶律楚材为左右辅臣。

    又颁布诏令一道,若年底之前郭默依然没有回京,可由内阁召集文武众臣,齐聚乾清宫。

    乾清宫内,“正大光明”牌匾之后,郭默早早放置了一个长条的盒子,由两把锁锁着,钥匙分别由李莫愁和孟共各自掌管一把。

    “默哥哥,咱们还会再回来吗?”

    他们挑了一个黄昏离开的,趁着城门还没有落锁,郭默、黄蓉、郭靖和武南天,四匹马出了永定门,沿着驰道南下。

    “当然会回来,不过再回来的时候,也许我们只是普通的两名大宋朝的百姓,就像当初你我第一次进入中都城一样。”

    “二弟,辛苦了这么多年,你还真舍得放手啊?”

    郭靖也在一旁问道。

    郭默的心思,和他完整的计划,只跟两个人说过。

    一个自然就是黄蓉,另一个却是大哥郭靖,就连李莫愁和慕容嫣都只是知道一鳞半爪的。

    “哈哈,大哥,怎么你也会有这样的疑问?要知道咱们在大漠之时,也不过刚刚够果腹而已。”

    “能够将大宋带到今日这个局面,我也算是问心无愧了,不过还是要烦请大哥在昌平再坐镇三年。”

    “三年过去,等一切都再次上了正规之后,大哥如果不想继续在军中和朝中待着了,再抽身出来也不为迟的。”

    看着二弟乞求的眼神,郭靖也有些无可奈何,只能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