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厕所在哪里

    001// 厕所在哪里 (第3/3页)

前也有一批坐火箭上来的年轻干部,但后来那些人都倒了霉。

    年轻的副局长虽然春风得意,但一点都不傲。待人和气,见面一脸笑。准备与李非握个手,见他两手沾满面粉,便晃了晃他的胳膊。付振兴给李非介绍同来的人:

    这位是黄副县长。又把李非介绍给黄云天。

    李非打量一下这位年轻的副县长:中等身材,白白净净,八字眉眼,三条凹凸有型的抬头纹让他的额头肉感十足。他一脸严肃,看上去比付振兴更像干部。

    你在这里负责?

    李非听见年轻的副县长在问他,便点了点头。但这位副县长的眼睛并不看他,只管往四处乱逛。

    饭店里面没有厕所?

    没有。

    你们自己在哪里上厕所?

    在旅社后院的厕所。

    旅社饭店不是一家吗?

    不是,是一个院子两个门店。

    同属于一个公司。付振兴在一边补充说。

    为什么不把外宾带去后院的厕所?黄云天瞥了李非一眼。

    李非本来想辩解说,后面的厕所比外面的厕所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还没等他开口,就听黄副市长不满地说,带我去看看!

    付振兴是从县委大院出来的,对这位年轻副县长还算了解。黄云天的提拔,得益于地区的胡专员。

    胡专员原来是香州县委书记,黄云天是胡书记的秘书。胡书记调离前夕,提拔黄云天做了县政府副秘书长,不到一年,黄云天去掉副字,做了政府办公室的一把手。前不久,县政府一位副县长工作调动,黄云天便补了缺。

    县府大院很多年轻人羡慕黄云天。羡慕他跟了一个好领导。

    当然也有不服气的,认为黄云天文化程度不高,能力一般,除了会讨领导欢心没有什么别的能耐。

    会讨领导欢心本身就是一种能耐!

    也有人这样说。说这话的人往往一脸诡笑,让你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真话也好,假话也罢,再有能力的人还要有机会。没有机会,你有能力也是白搭。

    也有一些不服气的人认为只是自己机会没有黄云天好。

    黄云天的机会是出现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后几年,那时老胡是作为老干部(其实当时他很年轻)的代表进的县委领导班子。老胡是从农村出来的干部,工作有经验,有魄力,二把手的位子一直比较稳固。

    那一年下乡住队,入户住在了黄云天家。用当地话说,黄云天的母亲是个“撩将人”,(会处事待人)虽然农村条件有限,一日三餐,缝补浆洗,还是能把老胡伺候得舒舒服服。

    老胡叫黄云天的母亲为大姐。黄云天的父亲是个老实人,在大队管小卖部。看见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他父母最担心的事情是怕儿子学坏。

    黄云天四姊妹,就他一个儿子。和所有农村青年一样,他心里向往着城市。黄云天虽然读书不怎么样,但人还算灵光,嘴巴也还乖巧。开始把老胡叫胡叔叔,后来干脆把姓去了,一口一个叔叔,叫得连他亲爸都心生嫉妒。

    有了老胡这层关系,黄云天才得以鲤鱼跳龙门,迎来了人生一次次的好机遇。

    外宾如厕事件发生后,作为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黄云天考察了城区所有饭店招待所和公厕的现状。

    如何改善香州的基础条件,提升接待能力,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拨专款二十万元,建一个冲水的公共厕所;另一种意见是建一家星级饭店,彻底解决接待档次低下的问题。

    第一种意见显然行不通:建这样一个厕所是专门供外宾用,还是大家都可以用?如果只供老外专用,一是没有那么多老外,二是搞不好还搞出个政治问题。如果大家都可以用,这卫生又如何得以保障?

    最好是能建一家星级饭店。

    但建一家星级饭店再小的规模也要几百上千万的资金,县财政没有这个能力。即便有这个能力政策也不允许。中央文件三令五申不许兴建楼堂馆所。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学习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办法,引进外商投资。

    但外商在哪里?谁肯来香州这种小城市投资呢?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黄副县长忽有所悟,跟谢县长报告说,我有个办法,十有八九可以成功。于是把自己的想法讲了一通。谢县长一听,觉得这办法不错,就马上去给县委林书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