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市场不好往往只是一种假象

    010// 市场不好往往只是一种假象 (第3/3页)

地说,徐辉约了四五点钟与我们谈事。你抓紧时间去进些歌曲磁带。快去快回。

    郭小海起身,心里纳闷:怎么一觉醒来就峰回路转了?

    郭小海走后,李非躺在床上,一个人对着天花板开心地傻笑。

    下午徐辉回来,已是四点多钟。李非一直候着,跟脚就过去了。两人从自学考试谈起。徐辉拿起课本做了一下翻动的样子,往桌上一丢说,哲学太枯燥了。

    李非不同意他的说法:哲学很有趣,也很有用啊。

    我怎么感觉不到?

    比如说,万物都有两面,如大与小,强与弱。哲学上叫对立统一。这两个方面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比如一个厂,可以由小变大,也可以由大变小。

    我们厂就是由小变大的。徐辉不无自豪地说。

    又比如,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存在。一个国家,一个人,很穷,他会穷则思变。穷是他的存在,变是他的意识。思变会改变他的穷的存在,使他可能变得富有,这就是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

    好像是这么回事。

    又比如,存在与感知的关系,存在可以不依赖于感知而存在,对不对?

    徐辉使劲想着,底气不足地说,对吧。

    李非说,书上是这么说的。但如果你没有感知,就像在生前和死后,对你来说,这种存在是不是有如漆黑与空白,跟不存在一样?

    说到这里,李非停顿一下,让徐辉可以从容些思考。

    所以,一个人的世界,是需要他的感知来显现的。你想想,是不是很有意思?

    徐辉看着李非,目光中有一点兴奋,又有一点茫然。

    你希望能考多少分?李非问说。

    徐辉回答说,不敢奢望,及格就行。

    你这样认识就好办。李非说,每门课都有重点,只要记住几个重点,考及格没问题。

    徐辉翻开自己的笔记给李非看:书中每章的重点我都记下来了。

    李非拿过来看着,说徐主任,你这重点记得太多了。重点太多就没重点了。

    徐辉说,那怎么办?书上说这些都是重点。

    李非摇头:重点在考题里面。你把前几年的考试题找到看看,万变不离其宗,考的就是那几个重点。

    哦——。

    李非说,我这几年参加自考,课本都是在出差途中看的。做笔记费时,车上船上也不方便,最多就是在书上画圈圈,画杠杠。看了一遍看两遍,反复看几遍,大致上就理解了。再把考试重点找出来记住,一考就过。

    两人聊着——聊着,徐辉感觉好长时间没有像此刻这样轻松和开心了。

    徐辉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叫李非的人,此人谈吐举止温文尔雅;举手投足风度翩翩;长相堪称英俊;一副好身材更是让人羡慕。

    徐辉一直感到中等身高是自己人生的一大缺憾。

    他说,李经理,这次确实对不起,我实在无法给你们安排货源。

    我能理解。李非说。

    到九月份,厂里还要增加一条生产线,到时我给你们把计划排进去。

    谢谢,非常感谢!

    应该是我谢你,今天你是在给我雪中送炭。徐辉说。

    哪里——哪里,晚上我们一起吃饭?李非问。

    我请你们。徐辉爽快地说。

    转眼两个月过去,徐辉打来电话,说九月份可以安排供货,问他们要几车货。

    不知一辆九米的卡车可以装多少货?李非问。

    大约一千台左右。徐辉说。

    李非怕货太少徐辉看不起,硬气地说,那就要两车吧。

    两千台?好的,我知道了。徐辉说,这个月出来的新品,音质更好,音量更大,外观更漂亮。价格只比老款贵几块钱。

    那太好了。你就给我们安排新品。具体的价格给我们算算,我好备款。

    徐辉说,出厂价是二百二十八元。

    好的。李非很满意。

    我给你们下浮十三个点,供货价是一百九十八元多点。

    李非怕自己听错:一百九十八元,对吧?

    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

    李非心里狂喜。

    第一车凤舞收录机是郭小海和向永明带车到厂里提的货。用承兑汇票支付的货款。路上来去加上在厂里等货,共花了七天时间。货回来不到十天,就销得所剩无几。

    按照徐辉安排的月度计划,李非马上又派郭小海二人把第二车货提了回来。第一车货到时,市场好比久旱逢雨;第二车货到时,旱情缓解,各经营户进货没有第一次踊跃。以后每个月都要到两车货。显然,必须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否则,后期到的货可要积压在仓库里。

    真是买也愁,卖也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