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有一种存在跟不存在一样

    013// 有一种存在跟不存在一样 (第2/3页)

张的状态。许多商品经过多次倒手,层层加价,还是可以卖得出去。

    商品、人、社会都处于疯狂中。

    在这场所有商家,包括香州商场在内的饕餮盛宴中,李非感受到了恐惧。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太久。郭小海的看法与他一致。

    他们决定逢俏不赶,早早收手。在后面一周里,采取小批量,多批次的方法补货应付门面。正因为如此,才得以逃过一劫,成功脱险。

    而那些受抢购风刺激,大量生产的厂家和大量采购的商家则损失惨重。甚至一些银行也被卷入其中。

    香州市中商银行吴副行长的办公室,信贷科长付小英领了一行客人进来。吴行长一见,连忙起身迎接:是什么风把柳科长你吹来了!

    一面给客人看座,一面让付小英上茶。

    柳科长说,遇到一点麻烦事,特来请你们帮忙。

    吴行长说,你是我们的上级领导,说话还这么客气。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就是。

    柳科长叫柳青,是地区中商银行信贷科的科长。与吴行长和付小英都很熟。

    付小英说,一个月前,商品紧俏,一家商贸公司向柳科长他们申请了一笔临时贷款。谁知行情突变,进来的货压在了仓库,现在贷款收不回,柳科长很压脚。想找我们帮忙把这批货销出去。

    柳青介绍随行的一个中年人:这位是楚源商贸公司的文经理。

    吴行长向文经理点点头:是什么货?

    是一批单杠洗衣机,我们车上带了样品。文经理回答说。

    吴行长对付小英说,付科长你给商业大厦的孙经理打个电话,请他来看看货。要他一定帮个忙。

    听吴行长的口气,柳青能感觉到吴行长与这位孙经理的关系不错。他欣慰地看了文经理一眼,跟他分享自己此刻的好心情。

    商业大厦为一笔贷款刚刚找过吴行长,吴行长对这事当然有点小把握。付小英立刻拿起电话,给孙经理打了过去。简单地把事情说了一下。特别强调:吴行长要你来看看货,一定帮个忙。

    孙经理刚接通电话时还很热情,一听说求他销货,便像缺少弦的吉他,没了声音。推说有事,连看货也不愿来。

    付小英放下电话,心里有些愤然:这些人真是没缠头!他有事求你,天天缠着你;你有点事找他,他就开躲。

    吴行长脸上有点难堪。看来自己是轻“敌”了;不,是轻友了;也不对,怎么说来着——吴行长心情糟透了。

    柳科长有些着急:这怎么办?

    能不能叫香州商场的李非过来?付小英跟吴行长建议说。

    你打个电话,看他在不在。受到挫伤后,这次吴行长不敢说得那么恳切了。

    付小英拿起电话,给李非打过去。付小英这次没说什么原因,——怕说了李非不来——只说我们吴行长找你有事。

    柳科长担心地问,这个人怎么样?他怕又是一个孙经理,来了也是白搭。

    一会,李非就到了。吴行长起身介绍说,这位是我们地区中商银行信贷科的柳科长。

    柳科长站起身伸出手来:柳青。

    李非也向柳科长伸出手去,欢迎——欢迎。说着,掏出名片递了上去。

    这位是香州商场的李经理。吴行长介绍说。

    柳科长看着李非递过来的名片笑说,我刚才听吴行长介绍,说你是香州市的商业奇才。

    那是我们吴行长抬举自己人,您不能当真。李非谦虚地笑着。又向吴行长:听说行长有事叫我,我把别的事都丢下了。

    谢谢!

    听李非这么一说,吴行长被孙经理弄糟的心情才稍得舒展。

    是这样的,付小英说,柳科长的驻点联系单位积压了一批洗衣机,想请你帮忙消化。

    哦——。

    我们带了样品。文经理说。

    李非说,我先看看样品吧。

    文经理叫了司机,一起去抬样品。付小英把李非叫到一边小声说,这个事柳科长有点压脚,你一定帮个忙。

    李非说,付科长放心,我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