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看来是我们偏心了

    017// 看来是我们偏心了 (第2/3页)

英说,实事求是讲,对他们这个项目我们市行到现在还吃不准。

    柳青也说,这个项目跑了三年,市场有了很大变化,技术上的优势不知现在如何。

    梁铭川说,司长问我,我心里也底气不足。

    付小英说,而且这个项目一直是我们市财办和市粮食局拿在手上办,项目的具体实施人,米厂厂长的为人和能力如何,我们银行了解的并不多。

    李非说,我与王厂长住一个房间,人是干事的人,也很着急,就是自己使不上力。处长您能帮就帮一帮人家。

    想到自己饭店这个项目也是空想多年,李非不免有些惺惺相惜。

    第五天,杨刚强出面,找在京工作的战友借了一辆面包车,安排集体去长城。

    梁铭川还是不愿意出门。众人见劝说不动,都要李非去做工作。好像处长能听李非的。

    李非以前虽然多次到北京出差,都是来去匆匆,许多地方没有去玩。这次见人家去玩,自己也曾动心。只是自觉重任在身,不敢放开。现在事情有了眉目,当然竭力拉处长一起出门。

    梁铭川也算是给足了面子,半推半就,跟随大家一起上了车。车行至半路,因借来的机关车没有通行证,不能进入八达岭长城景区,只有原路返回。大家商议一番,一起去了亚运村。

    转眼又是周末。总行那边还是没有结果。梁铭川自己行里有事,无心继续在京逗留,提出先一步返回。

    李非对高正新说,我在北京也没有什么事情,让我和处长一同离京,路上也有一个照应。

    高正新说,这样也好,你和处长先回,路上好好照护处长。

    次日早晨,李非随梁铭川一起上了返程的特快。一路上,李非为自己没有空手而归感到高兴,也为梁铭川咬口只给一百万元贷款而发愁。

    做一家三星级宾馆,最少也得上千万元的投资。市里的资金状况最终骗不了处长,还不如早让他在思想上有所准备。

    李非对梁铭川说,我们市里的工作,我回去会尽量去做,但我估计希望不大。我听付科长说,省中商银行有一个什么投资公司,不知在他们那里可不可以贷到一些款?

    梁铭川说,我们省行下面是有一个信托投资公司,你可以去看一看。他们经理姓伍,人不错。

    李非说,处长您能不能帮我写一个条子,以便我去找他。

    梁铭川说,我和他是平级,不适合写条子。到家后我给伍经理打一个电话,把你们情况给他说一说。

    这样最好。李非说。

    又拿出笔和纸,让梁铭川写下了伍经理的姓名、电话和地址。

    火车下午五点多钟到站。出站后,李非叫了一辆出租车,坚持要送梁铭川回家。省中商银行宿舍离火车站不远,约一刻钟就到了。

    看到那两扇蓝色的院门,李非心中突然有亲切的感觉。梁铭川讲客气话,留李非去家里吃饭。李非谢过,说自己今天还要赶回香州。

    临别,梁铭川再三叮嘱李非,立项的事要抓紧,省行的一百万元规模很快就要到。如果不能及时办到批文,下去的专项规模就要作废。

    五天前,梁铭川还是一个拒绝李非的陌生人,此时已变成了李非的坚定支持者。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缘分。望着梁铭川走远的背影,李非心里充满了感激。

    送走梁铭川,李非此时已是归心似箭,急匆匆往长途汽车站赶去。

    卢士平天天在盼李非快点回来。

    一百万贷款的好消息,李非已用电报传了回来。这让卢士平更加信心百倍,大有时不我待之感。

    当务之急是要把筹建班子搭起来,把项目审批拿下来。卢士平请商业局长许培双当项目筹建总指挥。

    许培双说请我当这个总指挥实质意义不大,要请我们就请一个对项目有帮助的人。蔡春早同志是分管我们财贸工作的副市长,我们请他出面做总指挥。

    不知蔡市长肯不肯出山,对此卢士平有些信心不足。

    许培双坚定地说,他不出山我们抬也要把他抬出山!

    两人一起跑去找蔡副市长。

    蔡春早说,你们这个项目是市委市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你们要我做这个总指挥目的,无非是要我跟你们撑腰说话。这个我同意。不过我只是挂一个名,具体工作还得要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