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这件事可以变通吗

    019// 这件事可以变通吗 (第3/3页)

碍事,我们吃了午饭早一点去他们办公室等着。让他们下午一上班就给我们办。

    下午到办事的办公室,才知道问题严重。

    由于国家从严控制楼堂馆所,项目的审批权收到地区专员那里去了。

    什么是楼堂馆所?贺文锐问李非。

    李非告诉他,是办公楼、大礼堂、宾馆、招待所的统称。

    为什么要控制?贺文锐又问。

    国家要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吕建华说。

    我们是企业,花的是自己的钱。又不是国家的开支。贺文锐有些发飙:这管得冇得名堂!

    李非说,我们的酒店项目,是社会企业性质。是能提供税收,增加就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把我们归类在政府宾馆招待所,极不合理。

    现在不合理的事情多得很!你有什么办法?吕建华也很恼火。

    李非说,吕科长你人熟,能不能请他们网开一面,通融通融?

    吕建华说,我去说说看看。

    经办的科长姓李,是位女性。吕建华陪笑说,李科长,我们这个项目省里和市里都很重视,市长还是这个项目的总指挥。这个事您能不能帮我们变通一下?

    既然是这样,这个事很好办。李科长说。叫你们市长亲自来一趟,专员应该会给面子。

    听到前面两句,吕建华一喜,再一听后面两句,吕建华便泄了气。但他不死心,极力装出一副笑脸,厚着脸皮说,我是说您看——您看能不能帮我们盖个章算了?

    李科长看怪物一样看着吕建华。说吕科长,我跟你都是具体办事的人,领导不签字,你说这章子我敢盖吗?

    吕建华难堪地笑道,那也是。

    吕建华告辞出来,三人对六眼,怎么办?吕建华说还能怎么办?一个字:回。

    第二次到地区,是蔡春早亲自带队。这位副市长四十刚刚出头,身材魁梧,走起路来昂首挺胸,一步一步的。看见蔡副市长胸有成竹的样子,卢士平信心倍增。

    蔡春早说,老卢你去买两条烟,李科长去找一个文件袋装上,办好了交给我。

    李非少见多怪,小声问卢士平:市长办事也要送礼吗?

    李非这个人有些方面很长,比如做生意;有些方面又很短,比如请客送礼搞关系。他出生底层,每每为办事求人不得不用烟酒之类做些手段时,总为胸中那颗寻常百姓心所不齿。

    而此时此刻,他对蔡副市长这样安排竟毫无抵触情绪,有的倒是亲切和实在。

    卢士平也是一个不会送礼的人。他问吕建华,买什么牌子的烟?

    你看什么烟好,就买什么烟。市长送礼,总得要拿得出手。吕建华说。

    其实对于烟的好坏,卢士平还是知道的。他问的意思是,是希望吕建华和他的想法一样,不一定买最贵的烟,拿得出手就行。谁知吕建华上升到市长的面子,只有买了两条最贵的烟。

    但这两条烟没有送出去。因为专员去省里开会了。早晨刚走。

    第三次地区之行,是蔡春早电话确认专员在家后成行的。李非因为商场有事,没有陪同。由卢士平和吕建华随行去了。

    预计是当日就可以回来,但直到深夜,李非打电话到卢士平家,卢士平都还没有回来。到了第二天下班时,卢士平还没有消息。李非心里惦记,着急得坐立不安。

    从办公室看去,隔着玻璃可以看到贺文锐在家电柜和胡芸在说私话,一说一笑的。他是不知愁的。要是项目批不下来怎么办?他可是专门为酒店筹建引进的人才。

    回想跑项目走过的一段路,可以说是步步艰难。本来以为这次市长都亲自出面了,还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市长出面也是如泥牛入海,两天没有消息。这才哪是哪?好比万里长征还没走出第一步。

    想到今后还有无数的困难在前头,想到自己还要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走,李非心里感到惶恐。险峰上是有无限的风景,但是你得爬上去呀!你爬得上去吗?他在心里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