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荣禧堂宝玉言禄蠹,太和殿文武议贾琼

    第二十一章 荣禧堂宝玉言禄蠹,太和殿文武议贾琼 (第2/3页)

,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顿时又是双目圆瞪,目中无神,发起痴狂病来,彷佛要再摘下那玉再次狠命摔去。

    黛玉见状,顿觉自己彷佛成了个孤儿,无人关爱,不由呜咽哭泣起来。

    看着哭泣的黛玉,贾宝玉却在疑惑,我的玉呢?那去了?

    贾琼见状,不由‘噗呲’一声笑了出来,这是大招冷却了。

    这一声笑声,让发愣的宝玉,抽噎的黛玉皆是疑惑的看了过来,见自己同时打断两个大招。贾琼不由收敛面容,将贾兰交给李纨。

    只是抽手的时候,手背又不经意的摩擦到了一丝坚挺与柔软。

    感觉到比之前还要重的力道,想到方才是自己将兰儿抱给师弟,自己可以控制,现在是师弟主动抽离,力道有些大了,李纨只觉浑身一阵发软,许是自己太敏感了些。

    满脸羞红的看着贾琼的背影,又小心的看了下众人,还好天色将晚,室内昏暗,大红灯笼映照的众人面庞俱是有些红润,想来无人发现。

    不过师弟现在还小,过完年才虚十三,那就懂这些了。

    贾琼不知晓李纨如何作想,只是走向宝黛两人,笑着说道:

    “玉儿妹妹,你宝二哥哥可能是知晓你没玉,家中姐妹也没玉,就自个是个特别的,兴许有些开心激动吧。”

    闻听此言的贾宝玉,双眸不由看着贾琼,一脸不可置信,我方才是这个想法吗?看着众人认同的点着头,心中突然觉得憋的慌,自个真不是这想法啊。

    每每回想到这里,贾琼就是觉得有些忍俊不禁。

    看着兀自笑着的贾琼,鸳鸯不由端起茶壶,替贾琼杯中续上茶水。

    “爷,又是想到什么开心的事了,可是因为殿试答对的不错?

    昨日殿试结束,太太不知爷考的怎么样,心中可记挂着呢,只是不想烦扰爷,也怕爷信心不足,故一直未问呢。”

    贾琼闻言,不由看了眼身旁的鸳鸯,与自己同岁,还比自己大了几个月,现在出落的越发俏丽。

    十三岁已然开始发育,胸前微微隆起,,长得蜂腰削肩,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从不仗着贾琼与沉娴对他的信赖而欺负其她几个丫鬟,其她几人皆是喜欢唤她鸳鸯姐姐。

    管家能力也是不凡,现在沉娴已经将府上的事情全部下放给鸳鸯,鸳鸯亦每每与沉娴回报。

    贾琼归来后也查看了她对的账簿,虽稍显稚嫩,但俱是尽善尽美。

    想到这里,心中一动,不由伸手摸了摸鸳鸯的俏脸,瞧着面色羞红,只是羞的向一旁稍稍别着脑袋,也未避让的鸳鸯。

    贾琼心中也是有些痒痒,可惜不论是自己还是她都需要再等几年,随即缩回手说道:

    “那鸳鸯你呢?你就不怕爷烦扰,不替爷担心吗?”

    鸳鸯闻言,不由转过脑袋,看向贾琼笑着说道:

    “爷就是逗婢子,婢子每日里陪着爷,瞧着爷整日里笑呵呵的,一会想些事情发笑,想来是考的不错的。

    爷参加春闱时,鸳鸯着太太看中,一道陪着太太去相国寺为您祈福呢。”

    听着鸳鸯的话语,贾琼不由来了兴趣,随即问道:“都碰上些什么有趣的事没?”

    哪知鸳鸯听闻贾琼所言,眉头不由微微皱起,强笑道:

    “有趣的事情没有碰到,只是看到了好多流民,饿的面黄肌瘦的,为了一个馒头,一碗米汤而大打出手,争的头破血流。

    听说城外还有许多小弟弟小妹妹活活饿死,连尸体都没有人收拾,听的婢子与紫娟妹妹都哭了。”

    听到鸳鸯的言语,贾琼也是明白原由。

    去岁山东、河南蝗灾漫天,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更何况田地,饥民只能往神京就食。

    山陕大旱,颗粒无收,南方大水,田地被淹。

    河南淮阳,正月寒冰,大折树木,春秋两季粮食俱欠收,无粮可食。

    江苏淮阴,元旦大雪,深数尺,四月冰雹大如碗钵,地深五寸,涟水,冰雹杀麦,四月十六,十七皆是大雪。

    这般多的灾难,流民自然四起,甚至有人打起了漕粮的注意。

    贾琼已是举人,有资格领些非保密的塘报查看,因此这些事情之后都是知晓的,更何况已经过了一年,只是有些就食之流民还未散去。

    殿试时,考卷便有提到这些该如何处理,贾琼倒是就此提了几点意见。

    概括一下,便是事情已然发生,当开仓放粮,不过也不平白放粮,当以工代赈。

    不论是干旱处还是水多处俱挖人工湖,干旱处挖湖以防大旱无水可用,多水处挖湖以防大水无处可排,以引大水东去,阴阳调和。

    于山东河南蝗灾常犯区,以枯枝断叶焚烧田地,杀死土中虫卵,以防来年再犯。再多清理河渠,以河淤肥田,又可宽河渠,便于通水,便捷运河通畅。

    又提以新粮,盐引等为交换条件,使大户放陈粮,旧粮以救百姓。新粮兑陈粮旧粮需一换二,盐引以官价兑换旧粮,若表现优秀,日后可以开放其当地独售资格。

    若依此法,不仅可使大户避免担心粮食为蚁鼠啃食,且兑换了新粮。还可得乡中声望,朝廷器重,若不是极为短视或极为贪婪之人,当俱会听从。

    当时他本想在卷上加一句,若太过短视或太过贪婪,则让当地官府直接绞杀,后来想想便不再多此一举。

    一来难免被文官仇视,二来这种杀伐果断皇帝自然是有的,什么都说了还有皇帝表现的地方吗?

    况,已经提出这些建议,已会被朝廷各家势力党派惦记上,还是韬光养晦一点比较好。

    只是贾琼不知晓的是,朝堂此时已经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皇宫,太和殿。

    隆兴帝杨骕端坐于龙椅上,看中堂下众大臣辩论。

    刑部尚书高攀龙见状,眉头微微皱起,见次辅顾宪成递来目光,不由缓缓点头,向外一步走出。

    “陛下,贾琼此人太过年幼,以微臣所见,状元之才万万不可取,当取最后一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