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贤妻良母秦可卿,弃文从武贾克难

    第二十二章 贤妻良母秦可卿,弃文从武贾克难 (第3/3页)

琼被丫鬟引了进来,只见贾母高坐于中间的卧榻之上,怀里搂着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那个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今年也十岁了。

    又看向一旁,亦有一妙龄女子,正是与薛姨妈一道来的薛宝钗。

    今年已有十三,出落的越发动人,彷佛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般。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生的容貌丰美,冰肌莹润,更兼举止娴雅。

    看了眼黛玉与宝钗,随即又看向贾母,对其双手抱拳拱手,躬身行了个跪拜大礼。

    “老祖宗,孙儿今日便要前往边军了,特来向祖母辞行。”

    贾母闻言,带着些红肿的眼睛又有些悲伤了起来。

    “琼哥儿,你为什么非要去边军,你现在已是探花之身,且才大婚半年,你妻又已然有孕,何苦来哉啊。”

    听着贾母的挽留,贾琼不由说道:

    “祖母,我父,我伯,我叔,四人皆战死榆林。我自然要去边军,为其报仇。

    这几年若是无有机会,也权当历练,日后对仕途也会更好些。”

    见贾琼这般说,贾母仍然尝试着挽留。

    “琼哥儿,你当初与珠儿是我们家最能学习的两个,现在珠儿去了,你又何必去边军冒险呢。我也还指望你日后能多教授你宝兄弟读书呢。”

    听着贾母的话,王夫人与李纨皆是有一丝不自然。

    两人俱是没想到老太太会拿贾珠劝说贾琼,王夫人心中不由想着,若非珠儿早逝,日后自然比这贾琼更体面,怎么在老太太眼中就要差了点。

    李纨心中只是有些悲伤,往日里也未少见这贾琼,夫君常与其一起读书,有时还会邀请过府吃饭。

    因此见到贾琼时,常会想起贾珠,现今老祖宗又提起亡夫,不由眼睛一红,鼻头一酸。

    别过头颅,强忍着泪水,良久方慢慢缓了过来。

    贾母看着孙媳的样子,也知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徒让其伤心了,不由叹了口气。

    “师姐,师弟要对你失诺了,本想着今年兰儿六岁,可以蒙学,可是现在师弟又要去边疆,”

    李纨朱唇轻轻开合几次,却又愣了愣,以她之身份能说什么,又思忖一二方说道:

    “师弟,此事无妨。先让兰儿跟着族学先生学上一二,待师弟功成名就之后,再教导兰儿也是无妨。只是此次路途遥远,师弟当以保重自身为要。”

    见贾琼与李纨说完,宝钗也起身道:

    “琼表兄,宝钗家中也无甚贵重东西,只得让大兄在市面上花些俗物求了三尺青锋,现于哥哥那里,到时候由大兄与琼表兄你。”

    贾琼闻言不由点点头,道了一身谢,随即又看向黛玉准备告别。

    哪知黛玉起身从晴雯手中取过一个香囊,递给了贾琼。

    “琼哥哥,在扬州到苏州又到神京外祖母这边,多亏了琼哥哥一路护佑。玉儿也无什实用的东西护身,这香囊中有着母亲当初与我的平安符,希望也能护佑琼哥哥一程。

    不过玉儿守拙,时间又紧,多亏了晴雯姐姐帮忙才能完工呢。”

    听着黛玉的话语,贾琼不由一愣,看了一旁的晴雯,起初也没想到贾母会将晴雯给了黛玉,两个同样牙尖嘴利的少女。

    但是又想到黛玉将贾敏给她的护身符与了自己,不由说道:

    “妹妹,这毕竟是姑姑与你最后的东西,你将此物与为兄,太过。

    。”

    “嗒嗒,嗒嗒。”

    一阵厚重的马蹄声将贾琼从记忆中唤醒,不由看了看身旁的贾琏。

    “琼兄弟,你又在想你的新婚妻子啦,当初让你不来,你偏要来,还将我也拉了过来。现在后悔了吧,你的孩儿应该已经会喊父亲了吧。”

    PS:直接跳了四年,现在到十六岁了,可以开车了。弃文从武,征战边疆,园子戏以回忆的方式去写,这样征战和园子戏可以互相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