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114 (第1/3页)

    每年的5月都意味着需要和时间赛跑——抢收小麦,抢种水稻。

    如果遇到不良天气因素,导致小麦迟迟收不上来,水稻种植农时一旦延误,产量就深受影响。

    因此,小麦早成熟一天,两季粮食之间的茬口就多一天,

    人间四月风景好,乡村五月无闲人。初夏时节农村一片繁忙,收完油菜和小麦,马上就要插秧。

    村子的早晨山雾萦绕,空气怡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还有些惬意。

    农民有句俗语:「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

    罗恒脱下鞋子、挽好裤脚,光着脚丫子走进田里,便伸脚探了探水,勉强伸下一只脚。那只脚在泥泞里越陷越深,冰凉凉的,心里略忐忑。

    慢慢地,又伸下另一只脚,一下子仿佛身陷泥沼,几次左右摇摆,终是没有倒下,继而尝试着挪动双脚,缓慢地移动着,根据智娃子讲解的插秧方法和示范操作,按照规定的株距、行距,细心地将一棵棵小禾苗***水田里。

    田边,本来小女孩莹莹也想下到水地里,被哥哥唬着说水里有蛇,不敢往水里伸脚。

    邻居家的小朋友跑过来找莹莹玩,不一会,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将水田变成了自己的游乐场,浑身沾满泥浆地在田间地头嬉戏。

    罗恒则认真对待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弯着腰插秧非常累,罗恒想起一首古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此时并不浪漫,而是为了劳作生活。

    等到中午休息时,罗恒看着身前水田中就插满了匀称整齐的秧苗,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美景,心中竟然升起了一种劳动而来的满足感。

    但走到树下后,罗恒才发现腿上不知不觉竟然趴了几只蚂蟥,有两个都已经鼓了起来。

    看着太阳下劳作的人们,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晚饭,罗恒吃得很饱,但就是没肉,来了十天,也就中间给吃了一回。

    不给吃还好,但这玩意越吃越馋啊!

    此时的罗恒已经能用一口不算流利的川蜀话和人沟通了,毕竟耳聪目明那个天赋不是白给的,学起东西很快。

    这十天罗恒跟智娃子也混熟了,不过他习惯叫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