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禁火

    第390章 禁火 (第3/3页)

国的举人进京考进士的大考,每四年一次。

    新政之后,科举制出现了改变,具体表现为类别更加多样,出现了自然科学类的考试,而且,不需要进士才能做官,便是举人,甚至秀才,也可以先到基层锻炼。

    】

    晋升通道已经打通,只要有能力,从底层一步步晋升也是个不错的途径。

    不过,再怎么改变,四年一次的大考仍是大明科举的重中之重。

    皇帝重视,朝廷重视,举国上下的学子们都重视。

    今年的春闱,钦命的主考官正是曹鼐。

    可别小看这个临时的主考官一职,其中的学问那可大了去。

    每一届的主考官,和当年的学员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称之为门生。

    科举本身有很大的偶然性,能否金榜题名,直接决定了考生一生的前途。

    因此,考生会极力推崇主考官,在考试之前争相去拜访,希望能透个题目啥的。

    当然了,大明对于徇私舞弊,抓的也很严,若考官真的敢透题,被查出来,不死也是流放。

    可是,就算不透题,也不会妨碍考官和考生之间的走动。

    哪个考生不希望结交一下京中权贵,为给自己的将来多铺垫一条路呢?

    等到科举考试放榜,那些榜上有名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投门生刺,上门拜谒,说白了就是拿着厚礼登门拜访。

    从此以后,两人的关系就算是确定下来,做门生的,自然要向老师靠拢,在官场唯老师马首是瞻。

    而身为老师,对门生也会极尽照顾之能事,比如优先提拔门生,积极扩大他们的政治影响力,遇到门生犯错,也会尽力助其开脱罪责。

    这种关系表面上看似是师生,实则利益共同体,年轻的学生需要靠山,才能走的更远,年迈的老师则需要生力军的加入,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曹鼐对于这一次春闱看的很重,可是,他在巡视考场的时候,却发现连蜡烛都没有准备,这就让他很气恼。

    要知道,春闱可是整整三天,吃饭拉屎都要就地解决,连根蜡烛都没有,晚上让人怎么办?

    这些考生里面,将来有不少都会是自己的门生,就这么让人考试?

    将来还不得被人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