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旧臣退场,新人登台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章 旧臣退场,新人登台 (第1/3页)

    范质等人在赵匡胤受禅后继续担任大宋的宰相,对于作为亡国之臣的他们肯定是内心不安的。

    于是乎,一再上表请辞。

    宋太祖深谙官场之道,怎么能再次做出落人口舌的事情呢。所以这哥几个从赵匡胤上台之后就一直请辞请到了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赵匡胤一看这架势,哥再不让你们走,你们怕不是要以死明志了。于是在范质,魏仁浦“再表求退”的请求下,赵匡胤批准了。你们啊就回去安享晚年吧。

    范质在罢相后的同年九月就去世了,赵匡胤在其鲁国公的封号后追赠了中书令。但王溥这个人的一生就比较有传奇色彩了,他和范质两人都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少年及第。

    范质是公元911年生人,公元933年就进士及第了。各位看官不妨大胆去想象一下,年仅二十二岁时你的社会地位就相当于一县之长了,何等的意气风发啊。

    我们再说回王溥这个人,他的履历比范质要更加的精彩。此人是公元922年生人,后汉乾祐年间的甲科进士第一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状元郎。可能很多人到这里就疑惑了,乾祐年具体是那一年呢。公元948年正月后汉大赦,后汉高祖刘知远改元乾祐,所以公元948年为乾祐元年。

    这位爷也是不到三十岁就进士及第了,还是状元郎。作为考试第一名自然起点也会比同期生要高,任秘书郎一职。直到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这大神就已经位极人臣了,一路干到宰相的位置上了。小说剧情估摸着都不敢这么写,看看后世的范文正,拗相公那一批人,哪一个不是人近暮年才得以进入政事堂。

    王溥历任两代四朝宰相,这次和这哥几个一起罢相,赵匡胤任他为太子少保。后加封祁国公,公元982年八月去世,朝廷为此停朝两天。一个四朝元老,最后的谥号是文献,其实也足以看出北宋朝廷对此人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还是极为认可的。王溥本人也是当时的著名史学大家,所以我觉得这个谥号,当之无愧。

    提及赵匡胤受禅,范,王二相是我们所熟知的。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个被史书一笔带过枢密使魏仁浦。

    此人呢既不是官宦世家出身,也不是那种一举成名的选手。他与范质同岁,后晋末年入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