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旧臣退场,新人登台

    第二章 旧臣退场,新人登台 (第3/3页)

职也。”翻译过来大致就是,我要是受了你的署名那岂不是我就成了斜封官了,那后来的人怎么看我?必须找个宰相来给我署名!

    好嘛,这下给咱这位宋太祖难住了,平日里的亲信,关键时候自己的面子都不给。不过赵普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毕竟谁都不想背上骂名流传百世。宋太祖没辙,只好喊来翰林学士承旨陶谷。大致意思就说老陶啊,你坐着礼部尚书的位置,现在我要拜赵普为相,但是规章制度上要宰相署名,你去给我翻翻书,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法。随后陶谷回去检索史书发现还真有这么个事。就向赵匡胤禀报说:“唐太和九年的甘露之变中,宰相李训谋划诛杀掌权宦官不成反被杀,李训死后数日没有宰相。唐文宗让尚书左仆射令狐楚代行宰相职权,副署制书。”

    尚书仆射在唐初是属于宰相行列的,只不过李治即位后加了限制条件,后来慢慢就被踢出宰相的梯队了。赵匡胤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在这时候,另一位翰林学士窦仪出列反对了这件事情。他认为甘露之变乃是盛世转衰的征兆,而且此行为也属于无奈之举不能服众,恐怕赵普也不太愿意接受任命。赵匡胤看向窦仪,说不生气吧,肯定还是有点。你既然推翻了陶谷的提议,你今天要不拿出个让我老赵满意的说法,小心你的屁股。看向窦仪问道:“若不用尚书仆射来副署,又该何人副署呢。”

    窦仪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赵匡胤的弟弟任开封府尹,同平章事。赵匡胤听到这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对啊,同平章事,自己的弟弟虽不行使相权但是也是名义上的宰相啊。然后赵匡胤便让自己的弟弟赵匡义以同平章事的身份副署了制书,在任命赵普为相这件事情上总算是合规合法的走完了程序。这件小事一方面说明了,老赵呢第一次当皇帝没什么经验,一下子把三位宰相全都解雇了。想提拔别的宰相时,才发现公司规章制度上自己不能独断专行。于是乎,遵循之前的规则制度就是老赵对宰相副署权的态度。他没有利用帝王的权利去破坏这个规章制度,其实这也为后来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打下了基础。

    在后来赵匡胤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迹都证明了他是一位,遵守制度,谨守礼法的合格帝王。

    在那样的一个乱世,或许赵匡胤自己也没想到,他的帝国能延续三百一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