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半部论语,修身治国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章 半部论语,修身治国 (第1/3页)

    前文中提到的赵匡胤罢黜三相,其实从政治角度来说,这三位呢是到时间了,该下台了。赵普正式拜相之前,其官职为枢密使,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各位看官也不必太在意这些官职名称,以前的官员一般都是在正职后挂很多职位的,和现在的挂职有些类似。

    这位赵大神在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中都有其身影。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杯酒释兵权”了。但是今天呢咱不妨来看看这位赵学究为何能得到赵匡胤如此青睐。学究是赵匡胤对赵普的戏称,由于赵普非进士出身,又好弄些文人风雅之事,所以赵匡胤时常会称赵普为赵学究。咱说回正题,赵普是滁州之战中为赵匡胤引路的那位“隐士”,但是这位“隐士”并非淡泊名利的主。反而出身官宦世家的他一心想着如何才能飞黄腾达,于是乎和赵匡胤一拍即合,滁州之战后赵匡胤就把其留在了身边。陈桥驿兵变的程序几乎就是出自咱这位赵学究一人之手。

    兵变之后呢,赵普就一直掌管着赵匡胤的军机大权,得见赵匡胤对此人的信任。但是说到这位大神,仿佛就绕不开杯酒释兵权这件事。咱们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件事情的利弊,以及其中赵普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故事始末大致就是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赵匡胤在赵普的建议下召石守信,王审琦等宿将饮酒。这些人呢都是跟着赵匡胤南征北战的高级马仔,太祖上台后,北宋的兵马几乎就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了。此时的背景条件下,地方藩镇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哥几个手握重兵,要是你们也整个陈桥驿兵变我老赵肯定是遭不住噻。众将在后周时期本就是赵匡胤的下属,从军者最重命令。宴席后的第二日便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