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洛阳吕氏,牵线搭桥

    第七章 洛阳吕氏,牵线搭桥 (第2/3页)

把这闺女嫁出去。此子相貌品行都是上佳,唯独家世不显。可转念一想,自己当初不也是一样吗。高中状元后仅十数年就进入了政事堂,现在提到自己谁不感叹一句后生可畏。

    吕蒙正顿了顿开口道:“殿试可有把握?”陆重元苦笑道:“回吕公,学生解题颇慢,殿试比不得那些文思敏捷的才子们。”这可让吕蒙正一下犯了难,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自己当初也是因为这个占了便宜,才一举成为了当科的状元郎。不待吕蒙正开口,陆重元又紧接着说道:“吕公可知礼部试前李氏烧饼铺子的事?”吕蒙正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有些许印象,你且和我说说个中细节。”此事坊间流传甚广,果然朝中也是得知了。陆重元不敢添油加醋,便绘声绘色的描述起了当日发生在烧饼铺子里的诗会。

    这一描述是把吕蒙正听的是脸红一阵白一阵,难道自己不知道这样不好吗。可这天下终究是赵家的,自己看似风光无两,可是君王的无端猜测就能让自己失去相位。吕蒙正自知靠自己是改变不了这件事情的。再看向陆重元的眼神中,多了些赞许和肯定,在这样的环境下都没有参与此等荒唐之事。此子,大善。

    吕蒙正思虑了许久决定次日上朝定要和太宗上奏,将诗会的内容如实禀报,李庶几此人就算是有才,今科也断不可取录为进士,不能再助长此风了。殿试十数年间取的状元竟无一能进入政事堂,这是在打科举的脸,在打天下读书人的脸啊。陆重元知道吕蒙正在思索些什么,安静的在一旁等候。许久吕蒙正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对陆重元施以微笑,问道:“据某所知,你乃开封府人氏,世代务农,你可是家中的第一位读书人,就能取得贡生身份,殿试之上甚至可能一举登科,实属不易。”陆重元连忙称道:“学生学识浅薄,当不得吕公谬赞。比起吕公早年之经历,学生的成就不值一提。”这些肺腑之言让吕蒙正很是受用。

    吕蒙正是岳丈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开口道:“你殿试若能取得一甲前十,某有一女,平素里被她母亲宠坏了,家中为其招婿已有十数次。这丫头挑挑拣拣,竟没一位看得上眼的。如今年纪和你相仿,某有意招你为婿,你看如何?”不待陆重元拒绝,便吩咐身旁老仆:“粱辅,你让那逆女前来见某。”陆重元也是不禁苦笑,以吕蒙正的身份,其女哪怕就是如坊间传闻一般不堪入目,也定会有人愿意迎娶,十数年未嫁其中想必是有些缘由的。

    期间,吕蒙正又和陆重元讨论了些治国之策。陆重元也对官家的数次北伐颇有微词,认为攘外必先安内。碍于读书人的身份,没有妄言家国大事。谈吐间甚是得体,与吕蒙正在治国策略上有诸多相近之处,二人交谈甚欢。门外,一老一少二人也是听的津津有味,没有贸然打扰二人。吕月儿知道自己的便宜老爹又在给自己安排婚事了,只是这次的似乎不是个草包。比起前面那些谈吐都让人觉得恶心的纨绔子弟,吕月儿突然有些期待和自己新“夫婿”的初次见面。吕粱辅也看出了这位小姐似是有些意动,便添油加醋了一番,大抵上陆重元除了和老爷当初一样身世不显之外,其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