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吕相逝世,赶赴洛阳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一章 吕相逝世,赶赴洛阳 (第1/3页)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吕蒙正逝世。时任楚州知州的陆重元,得此消息携妻儿日夜兼程赶赴洛阳。淳化三年陆重元以一甲第十的名次成为了吕蒙正的乘龙快婿,其间与妻吕月儿育有二子。长子陆安国去岁已是举人身,次子定国好习武整日与厢军厮混。

    陆重元初时被太宗亲点为起居郎,令众臣震惊不已。当科状元郎孙何不过是通判陕州,这一甲十名如何能出任天子近臣。李昉起初并未副署此项任命,太宗召其问话:“朕此举可有不妥之处?”李昉自是知晓太宗之意,回道:“状元判陕州,此子留京任起居郎恐遭人非议,望官家三思。”太宗笑曰:“此子乃陈桥驿人士,朕见之欣喜留作近臣,李卿意下如何?”李昉就再听不懂人话,在听到陈桥驿三字时也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慌忙下跪口中直呼:“臣万死,臣即刻回政事堂副署制书。”太宗没有回话,挥手示意其退下。

    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997年5月8日)太宗驾崩,真宗即位。太宗下葬之日,吕蒙正伏地痛哭念先帝之恩,恰逢朝廷营建奉熙陵出家财三百万用于营建经费的补充。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辽国举国南侵,大军包围了澶州等河北诸地。消息很快传入汴梁,朝野震动,王钦若陈尧叟等人极力主张南迁。自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太宗大举北伐以失败告终,宋辽十数年间再未起大规模战事。一时间南迁似乎成为了君臣的默契,太宗赵匡义扬文抑武现在的大宋如何能抵御那辽军铁骑。真宗赵恒也有意南迁,放弃河北路。此时宰相寇凖极力反对南迁,面见真宗时质问道:“今日弃河北路,企图与那辽人划河而治,此乃与虎谋皮之举!他日辽人再次南侵,京东路又当如何?失了那黄河天堑,如何守我大宋河山?”

    赵恒心惊,自己那老爹数次北伐亦是不能撼动辽人。一旦朝廷放弃这黄河天堑,辽军渡河之日就是我大宋亡国之时。有些动摇的赵恒在寇凖的极力劝说下,最终放弃了南迁的想法。同年,宋真宗赵恒亲至澶州督战,辽圣宗耶律隆绪与辽萧太后亦是亲至澶州。宋军极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张环用八牛弩又在澶州城下射杀了辽人大将萧挞览,使得辽圣宗震怒。萧太后劝说耶律隆绪以大局为重,国内的形势已不容他们再拖下去了,必须尽快从大宋身上拿到关南之地。

    辽圣宗遣叛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赵恒自然是赞同议和,就自家的那些禁军恐是难以抵挡来势汹汹的辽人。那么谁来出使辽国呢?辽人如此大张旗鼓南侵图谋定是不小,若只是些金银财帛大宋给便给了,万不可割地于辽人。这里大家肯定对出使之人就比较好奇了。

    下面我就着重给大家讲一下,澶渊之盟中我认为重要程度仅次于寇凖的人,这个人就是曹利用。那么这个人如何能成为出使辽国的人选呢?此人在议和之前,正在朝廷汇报事项,枢密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