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礼论【一更,求推荐】

    第九章:礼论【一更,求推荐】 (第2/3页)

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在荀子看来,第一者为天地,第二者为先祖,第三者为君,第四者为师。

    这种思想在儒家之中从此时便是开始有了,只是到了后面越发展,越是符合封建主义的君权思想。

    所以发展成了

    “天地君亲师”

    其中,除却将先祖进一步释为「亲」,且将「君」放在「亲」之前外,没有其他的变化。

    昨日陈珂回来之后,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扶苏受到儒家的影响很深,尤其是一些糟粕的思想。

    儒家中有先进的、值得学习的思想,这是没问题的。

    或者说,不只是儒家。

    世上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有其两面性。

    他有好的,自然也有坏的。

    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这是后世的某种辩证思想。

    陈珂要交给扶苏的第一课,就是这种辩证思想。

    当然,这么迫切的传授关于「君师」的说法,其实也是为自己的小命着想。

    扶苏的上一个老师怎么死的?

    死就死在那个老头子居然把自己放在「君」之上,妄图把下一个大秦的皇帝教成只会听他话的的傀儡。

    所以,必须是先解决掉这个问题。

    陈珂看着扶苏,而扶苏此时也是想到了礼论中的这一篇。

    这一篇虽然淳于越没有过多地解释,但他却是背过的。

    当即便是复述了出来。

    而这也同样是陈珂教导计划的其中一步。

    他想让扶苏知道,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被人过滤了一遍的。

    扶苏开口道:“自然是君大”

    “荀子礼论有言,礼有三本,其一天地,其二先祖,其三君师”

    “其中,天在地前,先祖居中央,君在师前”

    陈珂听到这话微微一笑:“公子,如今你我是什么关系?”

    扶苏没有丝毫犹豫:“乃是弟子与老师的关系”

    陈珂却是微微摇头:“公子,若是按照荀子中的记载与说法,你我首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