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名臣逝世

    第二十七章 名臣逝世 (第2/3页)

帮你。”李承乾终于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对着张拯说道。

    “好。”看着李承乾,张拯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两人的眼中迸发出一股冲天之志。

    目前看来,李承乾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处理国事有模有样,对待伙伴有情有义,为人温良谦恭,机敏好学。

    李承乾,未必就会比另一个历史时空里那位内圣外王的高宗皇帝差。

    张拯也不愿看到这个儿时的伙伴落得和历史上那个废太子一样凄惨的境地。

    所以张拯想试试,看看自己这只来自一千年后的蝴蝶扇一下翅膀,究竟能不能在大唐这个时空掀起巨大的风浪,能不能阻止那些即将发生的悲剧。

    李纲静静的看着这一幕,仿佛看见了当初年轻时候的李世民遇到了房玄龄与杜如晦,也是如此这般意气风发。

    “老夫倒要看看,你们这两个小家伙,究竟能为大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能否真的,为万世开出来一个太平之基。”

    ……

    “咚!咚!咚!”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一老二少三人对视一眼,以往李纲教授李承乾批阅奏折的时,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是不允许被人打扰的。

    “进来。”李承乾淡淡的开口说道。

    东宫的侍卫首领段恒快步走进来,单膝跪地,对着李承乾抱拳行礼道。“禀报太子殿下,莱国公府发来讣告,兵部尚书,莱国公杜如晦,克明公;病逝了。”

    “什么?”三人同时惊呼道。

    “你说谁去世了?”李承乾一把抓住段恒的衣襟,满脸不敢相信的问道。

    “方才莱国公府遣人传来讣告,莱国公,杜尚书,克明公,逝世了。”段恒再次重复了一遍。

    “怎么可能,莱国公前几天不还好好的吗?”张拯也不太相信,明明前几天老爹还说陛下召了杜如晦进宫议事。

    张拯回想了一下前世的记忆,杜如晦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来着?

    好像是公元630年,几月记不清了,但公元630年,今年是大唐贞观四年,那不正是今年吗?

    没想到,没想到历史的大势,竟还是如滚滚的车轮一般一路碾压而去。

    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