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五章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第1/3页)

    第二天中午,王老汉就将重新冶炼好的铅块送回了别院。

    每一块都只有指节大小,方方正正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让张拯不得不感叹古人敬业的态度。

    “王老辛苦了,刘二,领王老去账房支取两贯银钱。”张拯检查了一下铅块,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个晚上就把这些东西搞定了,真不知道王老汉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这是人家吃饭的手艺,张拯也不便多问。

    “少郎君,使不得,使不得,这都是老汉应该该做的,您有用得着老汉的地方那是老汉的荣耀。

    哪能要您的钱呢,乡亲们知道了不得戳老汉的脊梁骨啊。”王老汉连连推辞,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张拯给的钱。

    “这,那行吧,辛苦您老了,回头我让刘二给您送点东西过去。”张拯见王老汉坚决不受,只能如此说道。

    王老汉一听张拯这么说,这才喜笑颜开的离开了张府别院。

    这个时代的人,生活很苦,但内心却有着自己的坚持。

    道德素养不知比后世那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的人高了不知道多少。

    或许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应该想办法帮帮他们,一瞬间,张拯心里有了想法。

    不过这些都是后事,当下最重要的,是将活字印刷术弄出来。

    “刘二,庄子里可有能刻印章的工匠?”张拯朝身边的刘二问道。

    刘二脸上露出难色说道:“小郎君,这印章大多是公家在用的东西,庄子里没有会这门手艺的人啊。”

    “也不用非得印章,会刻字就行。”张拯说道。

    “庄子里都是一些庄稼汉子,要不然就是只会舞刀弄枪的丘八,哪有什么识字的人,更别说刻字。”刘二苦着脸说道。

    “那就只能去长安找了。”张拯听刘二这么说,只能感慨这个时代文化普及率真是低得发指,一个村子里竟然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

    “隔壁太平村张二狗家是做墓碑买卖的,离这里也就三里地,刻墓碑也是要刻字吧,能行吗小郎君?”刘二突然想起来隔壁村子里好像有人会。

    但是刻墓碑的,也不知道小郎君敢不敢用。于是脸上露出惴惴之色试探着问道。

    “刻墓碑的?当然可以,那简直太可以了,快让人去请他带上吃饭的家伙过来,我就在这里等他。”

    张拯脸上一喜,刻墓碑的,那还真不一定就比刻印章的差了。

    “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