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军神李靖

    第三十九章 军神李靖 (第2/3页)

了一顿的高昌左卫将军张欢立身在一旁侍候。

    “有意思,张将军,这个...”

    “报纸。”

    张欢小声提醒了鞠文泰一下。

    “这个报纸从何而来?”

    鞠文泰看完报纸上的内容,拿着纸张在手上翻来覆去。对着奉上报纸的张欢问道。

    “回王上,像是出自某个高门府邸的小厮,在四方馆门口免费发放这种报纸。

    末将见其内容诙谐有趣,不似唐人的官方邸报,又有国家大事记载于上。

    便领了一份,想来能稍解王上之寂寞。”

    “免费发放?”

    鞠文泰轻咦了一下。

    “不错,确实分文未取。”

    “有意思,张将军闲暇时不妨查探一下这报纸的出处,本王心中好奇得紧。”

    鞠文泰放下报纸,对着眼前的张欢吩咐道。

    “是,末将领命。”

    高昌使节与其他国家的使节不同。

    或许是因为高昌本是南北朝时期迁徙过去的汉人后裔建立的国家。

    其国内大多数人,包括国主鞠文泰与他的侍卫张欢,体内都流淌着部分汉人血脉。

    所以颇识礼仪法度。

    其他异族使者,入长安之后多少犯有不法之事,或争风吃醋,或打架斗殴。

    唯有高昌使节,入大唐月旬,除了与众纨绔的冲突。

    如非必要出门采买物资之时,大多待在四方馆内,既不惹事也不闹事。

    安静得像是个小透明,所以大唐上下对高昌国主到随侍的文武臣子都映像颇佳。

    ……

    六部之一兵部办公的大堂内,一位未穿官服的老人跪坐在主位。

    内着雪白圆领长衫,外套天青色对襟直罩,花白的头发用一根木簪随意的挽成了发髻。

    眼神清澈中庭饱满,靴子随意丢弃在一旁只着足衣,面貌不似七老八十,也似超过五十。

    手中拿着一卷早已被当今读书人淘汰的竹简,正在摇头吟哦。

    很难想象,一位如饱学文士一般。

    既不着朝廷制式官服,也不处理任何兵部政务的老人,竟然会是一部正印堂官。

    若是换做他人,如此这般散漫,无视朝廷的穿衣法度,早已被纠察风纪官员仪态的御史弹劾成筛子了。

    偏偏这位老人,即便是对这些东西最为苛刻尚书左丞魏徵,也生不起计较的心思。

    那么这位老人是谁,便是如今大唐的军中之神——代国公李靖。

    自杜如晦逝世以后,兵部尚书一职便无人担任。

    无奈之下,李二只好把闲赋家中的李靖给牵了出来,丢到兵部挂个兵部尚书衔,做了一个吉祥物。

    这里的吉祥物就是字面意思。

    李靖军功太甚,即便是李二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感受到了一丝不安。

    所以在李靖灭了突厥班师回朝后,便将李靖叫进了皇宫长谈了一夜,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只知道李靖进了一趟皇宫,出来之后便回到家中闭门谢客,算得上与世隔绝了。

    有人猜测,谈话的内容大意是李世民说你丫给老子识相点,不然别怪老子心狠手辣。

    李靖说好。

    所以李靖即便领了兵部尚书衔,手中依然没有任何权力。

    整日里就像一个快退休的老干部,工资照领,事反正不做。

    而兵部的日常政务,大多由两位侍郎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