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高俅办事,我放心!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一章 高俅办事,我放心! (第1/3页)

    “无战事的时期,军饷下放之后,也不好追查到底落入谁的腰包。”

    “久而久之,士兵们抱怨将军劫了他们的军饷。”

    “将军又抱怨士兵拿了军饷不做事情。”

    “故此,兵将滋生嫌隙,多有不和。”

    高俅耐心的解释着,心想自己真的是个大聪明。

    一下子就把身上的烂事摘的一干二净,还给年轻稚嫩的皇帝抛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新皇帝不是想过问军饷吗?

    那好!

    有本事你自己跟大宋的军镇诸侯追讨去?

    赵烁听了高俅的话,陷入短暂的沉思。

    高俅说的没错。

    大宋的军事制度,确实是漏洞百出。

    不过这个锅,他同样不背。

    因为这是当年太祖皇帝赵匡胤定的战策。

    之所以要将士兵跟统兵的将领分开管制,摇臂监控。

    也是为了防止将军们跟士兵长期保持密切关系,造成大宋军队成了将领的私军。

    那造起反来,简直就是大大的惊喜。

    赵匡胤作为造反兵变的老字号,他当然懂得如何制约。

    可太祖时期,大宋兵锋极其旺盛。

    如此制约确实能有效的防备各地爆发兵变。

    但是大宋后面的皇帝,并非人人都跟太祖一样富有文韬武略啊。

    尤其是太宗赵匡义这一脉。

    那都是被文艺基因掌控的艺术大师。

    他们搞搞才华可以,治军?

    真的不行。

    正所谓政策跟着时代变,赵烁觉得,目前大宋的军政制度也确实应该变一变了。

    高俅这厮,今天没白来。

    不过赵烁今天召见高俅的真实意图,也不是治他的罪。

    否则,他只管跟张叔夜说一声。

    张叔夜必敢闯入白虎堂,斩杀高俅。

    根本犯不着像现在这么麻烦。

    即便这样,赵烁也没想就此放过这个北宋最出名的奸臣。

    “高俅,群臣上书,希望朕将你拿到午门外问斩。”

    此言一出,高俅跪在地上的半截身躯瞬间就塌陷了下去。

    整个人冷汗如雨,匍匐在地。

    吓的跟白脸的三孙子似的。

    “陛下,老臣冤枉,老臣冤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