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告密者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三章 告密者 (第1/3页)

    赵烁在深宫内跟美人促膝长谈,相见恨晚。

    宋廷的大臣们却在黎明前夕商讨早朝的对策。

    何粟、张邦昌以及李邦彦,还有唐告等人。

    这几个家伙在历史上都是妥妥的投降派。

    尤其是张邦昌,金人攻破汴梁城之后,唯恐大宋各路勤王之师将他们包了饺子。

    所以迅速洗劫一番就撤退了。

    但是撤退之前他们推举张邦昌为大宋的末代皇帝。

    好在当时大宋皇族还有个九妹赵构苟着。

    张邦昌也识时务的将皇位让给赵构。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是一个骨头酥软的带路党。

    还有那何粟,这个人的人品中规中矩。

    可他的能力根本匹配不上尚书右仆射以及中书省平章士侍郎的职位。

    这家伙相当于宰相的接班人。

    却整天沉迷于读唐诗三百首。

    并强迫府中的女眷跟他一起读小说。

    如今大宋的野史已经开始记载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传记。

    在各大乡野酒肆内已经有说书人开始口水连载。

    没错,何粟读的就是这。

    放到现在,他作为相府的二把手,读的却是妥妥的反动文章。

    反而是跟他同年入京为官的秦桧,办事能力还不错。

    目前侍奉与御史大夫麾下。

    是一杆才华惊艳的枪。

    写的文章不错。

    但是这家伙,没有骨气,准确的说连最基本的人格都没有。

    所以他被赵烁开局就打入天牢了。

    反观大宋的强硬派代表。

    无论是人数还是权柄都挡不住投降派的山呼海啸。

    因为有骨气的人太少了。

    靖康元年,李纲就是硬派领头羊。

    其次便是驻军大西北的种师道。

    这位老种经略相公在大宋民间的风评一直很好。

    就连水泊梁山,各路悍匪啸聚山林时期,不少人就出自老种经略相公门下。

    他的影响力在黑白两道都很好使。

    可惜的是,赵寒通过前线的军报得知老种经略相公已经身染重病。

    恐怕时日无多了。

    种师道的儿子被百姓成为小种经略相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