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持久战的精髓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五十一章 持久战的精髓 (第1/3页)

    总而言之,陆昭阳觉得金人战斗力还在,只是攻城器械火力不足。

    为今之计,就是屯兵不动。

    建造数量庞大的器械军团。

    到时候,攻破汴梁犹如囊中取物。

    同时金军也正好利用短暂的窗口休整。

    陆昭阳回过神来。

    分析局面的能力确实可以。

    而且他的话也引发了在场众人的共情。

    金军确实不宜急攻了。

    之前以大将军粘罕为首的金军想要速战速决,迅速灭宋。

    按照宋军之前的作战力,这个闪电战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而且粘罕的战术也能在理论上站得住脚。

    毕竟,粘罕所顾虑的是后方的军饷运输。

    他们现在一天就要消耗一万担粮食。

    又赶上冬季。

    大宋的北方大多数地方都在下着暴雪。

    因此粮食成了大军的生命线。

    比真金白银还要昂贵的军需品。

    此时即便他们想要往南面抢粮。

    也不可能实现。

    因为宋徽宗带着他的班底南下之后,带走了一大批宋臣以及他们的附属百姓。

    为了彻底断绝后患。

    甚至在江南重新建立一个政权。

    所以,宋徽宗前脚南下,后脚就在南方来了一个坚壁清野。

    把所有能吃的资源全部收集了起来。

    故而气候温和的南方也没什么粮食可收。

    而惊军如果要按照陆昭阳的策略,继续在这里耗着围攻,借机制造攻城器械大举攻城的话。

    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金人必须要做好挨饿一个月的准备。

    如果不想饿死,那就得计划三个月的粮草。

    因为大军轮转跟后撤都需要果腹。

    至于说指望攻破汴梁城后,洗劫城内的钱粮?

    那属实是想多了。

    如今的金军统帅们都看的很清楚了。

    汴梁城军民万众一心,视死如归。

    即便攻破城,也是鱼死网破的下场。

    金军侥幸胜利,那宋人也绝对不可能留下一粒粮食。

    他们只会将粮仓付之一炬。

    总而言之,现在的大宋京城已经非同往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