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李幸福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章:李幸福 (第1/3页)

    1990年,这是苏联解体前的那一年,是国际局势风云变化的那一年,是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成功召开的那一年,也是我出生的那一年!

    我出生在河南某地,一个以姓氏命名,但唯独那个姓氏人口最少的小村庄。

    在村子的中间有那么一座存在于1990年,农村的标志性建筑物。

    由土坯砌墙,原木和芦苇做顶,再整整齐齐的在外边铺上一层瓦片而建造完成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房子,“瓦房”。

    四间房屋,却住了两家人...

    而这,就是我从出生到成年之前一直生活的地方。

    虽然后来有翻新,整理,再建。

    但它在我的记忆之中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回忆!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中秋之后的傍晚,随着太阳的落山,微微的晚风带走了一丝白天的炙热。

    树上的知了声声,还在做着最后的坚持。

    在院落里一个体态臃肿,行动略显笨重的女人,在忙碌着...

    忙碌着打水,忙碌着做饭,忙碌着准备晚上小两口的晚餐...

    笨拙的拎起一桶水,费力的倒进大缸里,如此反复。

    随着大缸里的水,渐渐满溢,她直起身子,一手撑着腰,一手擦去额头的汗水,心里想着:“他为了这个家那么辛苦,我提前把能干的活干了,他回来之后也可以休息一下。”

    太阳落山了,村子里一片漆黑。只有屋里摇曳的烛火,在诉说着属于这个小家的温馨。

    “今天感觉怎么样?实在不行,咱们再去邻村王姨那里看看吧?”男人一脸担忧的说道。

    “没啥事,就是感觉身子越来越笨重了,上次去看的时候,王姨说还要七八天才到时候,再等等吧。”女人边收拾碗筷,边说道。

    夜,很漫长,等待更显的漫长...

    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整个农村的经济状况相对落后。

    无论是生孩子,还是生病,依靠的更多的还是土郎中。

    现在社会的一些设备,比如超声波也就是B超之类的设备,根本就没有。

    更别提更加精细,更加清晰的四维彩超之类的,那些东西对当时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对生孩子而言,从怀孕到生产,所能依靠的只有一些专门从事接生的土郎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