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求问苍天祀鬼神

    第二十九章求问苍天祀鬼神 (第2/3页)

好事。可灾情总有个轻重缓急,房屋催垮的村子先排在第一位,其次为水淹农田的,再次是整备道路,最后才是修理沟渠。

    自家村子若是排在后面,就只能想办法自救了,少了青壮人手,只靠老弱妇孺哪里忙得过来。

    所以即便是救灾,各村也都是不愿意多出人手。

    高师盛瞧出他心中不安,笑道:“村老德高,何须这么客气。”指了指靠放在门口的两表杂粮,说道:“在下见连日暴雨,怕各村里贫户家中断炊,带着庄所差役来村里派粮。”

    “小人先带村人谢过庄头,施救之恩……”坐在右侧第二位的村老看了看那两表杂粮,回话有些心不在焉。

    高师盛问道:“怎么了?”

    “啊?”

    “为何三位村老从我进门后,就一直说话吞吞吐吐,可是有何不便之处么?”

    三名村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开口回答。最后还是长谷川隼人的叔伯,答问道:“庄头体恤民情,我等怎么会觉得不便哪………只是为村里的…”

    “为村里的什么?”

    “之前正为村里的筹神之事商议?”

    “什么筹神事?”

    “今年水患不止,小人村中想要去三宫大社祭祀源尹良大将军,请祂暂休兵马,停风止雨,好让我等能够抢收粮食。”

    “宫”是指地域之中延禧制神社的格局大小,通常被称作一宫者,多指令制国之一宫,多祭祀朝廷册封认可上部正神,社格次于一宫之神社称为二宫,再次之者称为三宫,少数令制国还会有四宫和五宫。

    土坟时期,民众多信奉山川神明和名臣武将,直到后来飞鸟时期神佛合习后,诸多神祇只是增换了菩萨像,依旧保持着长久供奉。

    远江国内也是神社众多,比如引佐郡渭依乡的三宅大社,便是仅次於一宫延禧大社的二宫神社。

    祭神是井伊氏以前的统治者,三宅氏(井伊庄的庄司)祖神的多道间守的神祇。他是垂仁大王的命令,前往常世国,向秋津四岛传达橘(非时香果)的人物,以点心之神而闻名。尽管如此,因为神殿看起来像是吞噬着背后的巨岩(乌帽子岩),走近一看,神殿的墙壁按照巨岩的形状被切下,又名岩屋神社。

    高师盛曾有幸去井伊谷,参拜过一次。

    在岩屋神社前,为了返回下来的道路,顺着发夹曲线拐弯,还有个“二宫神社”。二宫神社的祭神是南朝征夷大将军宗良君。

    宗良君出自对和歌素有研究的二条家,故自小对和歌熟悉。正中二年(1325年)进入妙法院继承妙法院门迹,到元德二年十二月(1331年)就任天台座主,但在元弘之变为逃避追捕而流亡到赞岐国。

    后来父亲后醍醐大王倒幕成功,建武新政时再任天台座主,到建武新政崩溃时还俗。

    正平六年(观应二年,1351年)足利尊氏暂时征服南朝,是为正平一统,但属南朝的新田义兴占据了镰仓。次年(1352年)宗良君出任征夷大将军,意图在越后地区东山再起,但后来因为与支持南朝的诹访氏及仁科氏疏远,而令南朝势力大幅衰退。

    “王后御百日前一天,十一月十八日八时,御庙所鸣动,光物飞出地岩上尼落兹。十一面观音纳莉。即兴神社,御内阵尼奉利的他像,二宫大明神的崇奉”死后第九十九天,供奉在棺材里的护身本尊飞了出来,井伊道政时起,建造祠堂祭祀的规格,就是二宫神社。

    “这是好事,为何愁眉不展,莫非哪里有了难出?”高师盛心中叹息一声,人力时穷,这等灾祸也只能求助苍天鬼神了。

    屋里的气氛稍显沉闷,长谷川隼人拿着干布擦了擦额头上雨水,嘟囔抱怨道:“庄头,你说这尹良将军练兵还有完没完了,咱们远江国水患都第几回了?”

    本乡祭祀的尹良君,与岩屋大社有些关系。

    尹良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