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甲越劲兵孰为强

    第四十章甲越劲兵孰为强 (第2/3页)

    於其后,是屋代政国所领的上千信浓先方众,这千余足轻跟在先手队后出离营砦,待藤堂虎高部列好阵,继续前进后也紧紧跟随,与之始终保持在七八町远左右,蓄势待发,若藤堂虎高败敌,那么他们就趁势掩杀过去,夺取营砦,如果藤堂虎高失利,那么他们就负责接应前队撤退。

    合战开始前的阵太鼓、法螺号和两军士卒络绎出营的动静,扬起的尘土,总是最让人感到压抑。

    山本晴幸遥望战场,手捻胡须问道:“攻弹正,觉得今日有几分把握破敌?”

    真田幸隆笑道:“兵无常势,我又怎么会提前知道胜败?”

    前两日他没有出阵对敌,而是在望橹上旁观,这股越后援军的锐猛,给真田幸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确实比信浓兵要强得多。

    本多右近允斩将先登,溃敌夺旗,更难得的是精善军法,调兵遣众,将偌大的营垒防御的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到他丝毫破绽。岛崎八郎矛甲驰骋,悍勇无匹,带着五十於骑在交战旷野上来去如风,侵略如火,只要武田军略占上风之时,他就会豨突狼奔,救援本阵营垒,每次都能将武田军打退,扭转颓势。

    真田幸隆在心里粗略计算,这两天被松平、岛崎二人手刃的武田军足轻不下三十於人,其中包括两名足轻大将,七名武士,当之无愧的两名赤鬼猛将。

    越兵营砦之中太鼓连响,不断有兵卒出营,於栅垒后列阵。可能是看出来武田军更换本部精锐为先手冲阵,又派赤备抢占平野,松平右近允将本队也分成了两个部分,前队较少,大概百於人,多持长弓、使铁炮,据守栅垒。后为主力,披甲执锐,二间长枪如林矗立,根据幡旗目测,大概有五百众左右。

    营垒前左侧方又是五十骑马,其首领是一个黑甲朱枪,头戴鹿角大兜的高大武士,此人便是岛崎八郎景信。

    真田幸隆心道:“这岛崎八郎倒是颇有其师上泉信纲的三分能耐,很是擅长仗着武艺驰骋,用‘一骑讨’来破阵催锋,今天应该还是想和前两日一样,伺机而动,只待藤堂虎高稍无防备,便要去直讨大将。”他早年庇托上野,曾见过其人,岛崎景信本是长野家的黄幌使番,不知怎么来了越后军中效力,想到这里,不禁看了眼对面独眼跛行的山本晴幸,想起来对方也是剑圣卜原冢传的弟子,成名之战也是率领五十骑马,在上田原大破村上义清,扭转乾坤。

    上野原与上田原仅一字之差,不知这回是那方的吉兆。

    两军列阵完毕,举枪相对而立。太鼓隆隆,武田军先手队踩着阵点不断前行,与越后兵彼此间相距越来越近,大约还有百步的距离,武田军营内鼓声大作。

    诸将默听鼓声的节奏,却是总大将小山田信茂下了军令,命先手队突击!

    鼓声中,藤堂虎高扭脸向后方大声激励,催促部众,奋勇杀敌。

    越兵营垒也不甘示弱,法螺呜鸣,本多右近允特意将为数不多的铁炮,集中虎口橹台,这时候闻得命令,早就点火等待的数十杆铁炮,马上扣动扳机,密集攒射。

    此数十名铁炮侍使用的铁炮均是堺筒,可射近百二十步远,兼之拒守高地,足能越过藤堂虎高部,先手阵最前方的长楯手,射杀后方的足轻,数十枚铅铸的弹丸迅如雷火,瞬息间以至敌阵,似雹打落。

    打的中段轻兵猝不及防,很多弓手为了保持臂膀的灵活性和视线开阔,压根就没有穿戴卷腹、阵笠,只听得“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却是不知有多少弹丸,几乎不分先后打中了他们,惨叫声随即响起。

    雷鸣般的铁炮声,尖锐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犹如讯号一般,双方枪衾从队后涌出,隔着栅栏,奋力绞杀在一处。

    藤堂虎高一叠声催令,旗本上前将重伤倒地的足轻拖去后方救治,其余弓手、铁炮分散躲身长楯之后,咬牙与越后军铁炮侍对射,让其无暇杀伤已方足轻。

    后头的屋代政国见藤堂虎高已拖住敌军,忙分出一队人手,前去清理拦路的木、石,好方便后续大队人马攻营。

    营砦立在高阜,土道两边都是滚坡,搬运不便,干脆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