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丨江是故乡清 第十三回:附身

    第一卷丨江是故乡清 第十三回:附身 (第3/3页)

没交待完,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桑,栗子马上就要离开我的范围了,有事还得多靠你盯着了。”

    “放心吧,不过,我观察了几日,这个丫头,到底是?白林也没说清楚,既然白林相信她,我们也就再看看吧。”

    湖边,栗子第一次被白林附身,有点疲惫,四仰八叉的躺倒在地,望着天上,脑袋尤其是额头那,又隐隐疼了起来。

    悠悠来到栗子身旁,轻轻的伸出胳膊把他榄在怀里,揉着栗子的脑袋,轻轻哼着古老的歌谣:“天地洪荒,无忧无妄;山河清凉,有灵有昌;草木盛装,若星若芒;子童茁壮,或远或疆……”两人完全忽视掉一旁的百里公。

    此人虽然见多了草莽江湖的怪事,但是第一次经历了这么短暂的变故,难免心中忐忑不安,极力克制住好奇和探询的念头,佯装无事发生,他默默走到被封住的山门,四处查看,可有其他出路可寻。

    “你刚才看见什么了吗?”悠悠的声音,幽幽的传到百里公的耳朵里,轻柔的话语中,却透露着一股阴森和威胁。

    “这石头,怎么这么大,一时半会好像出不去啊。”百里公,聪明的回答道。

    悠悠也没再和他纠缠,低头看着怀里的栗子,心中想着,给你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小傻子。

    姜全良独自一人,甩开队伍,快马加鞭的往苍阳城回返。见到正在池边和皇后弈棋的皇帝,只得老老实实的候在一旁。

    大概有过了半个时辰,皇帝犹豫再三,还是把白子扔到了棋罐里,笑呵呵称赞道,皇后此招引角占中,属实奥妙啊,然后转头看了看已经等候多时的姜全良。

    姜全良没有上前,表示有话需要私下和皇帝去说。皇帝看了眼皇后和左右,众人识趣的纷纷躬身退下。临走前,皇后不禁多看了姜全良两眼,脸上毫无神色。

    姜全良单膝跪地,掏出怀里用手帕包裹的东西,呈给皇帝陛下。姜明启轻轻拿起,一块黑色说不上是木炭还是石头的东西,还散发着微微的臭味。

    “你从哪里弄到的?”

    “文都尉让郡守转交给我,再让我呈与父皇。”

    “行了,知道了。还有其他事情吗?”

    “呃……,文都尉已将蝴蜉营扩充至蝴蜉军,不日将领兵直取高国。”

    姜明启皱了皱眉头,“传我的旨意,日后文都尉有任何要求全部无条件满足,由你全权与她对接事物,暗自通知所有州郡的州牧与郡守。”

    “喏!”姜全良领命就要退下。

    “等等,你去一趟齐州,告诉全奕,不可启衅石国人,对方有任何要求,也同样答应,即使对方大军进入齐州,我方也退避三舍,让给他们。”

    “父皇?”

    “按我的旨意去办就是了,其他事情,包括今天你交给我的东西,说过的话,不许外传。一旦你大哥问起,你就说是我的授意,不听的话,就让他回来见我,退下吧。”

    “父皇,厉王那边?”

    “呵呵,你三叔还是不服,就让他折腾吧,我倒要看看,他能掀起什么风浪。你赶紧速去齐州,等我的旨意行事。”

    “喏!”

    姜全良退下后,皇帝看了看手里的东西,紧紧握住,不禁叹气一声,该来的,终归要来了。

    蝴蜉军驻扎在绿江西岸,提防着高国人,偶尔也会有小规模的接战。

    十二个人,时隔近四个月后,再次回到簸箕村,不免有些怀念。村长和村民们,热情的迎接着他们,晚上还在演武场上,燃起篝火为他们接风洗尘。

    梁宗丽撇下战友,也没有回家,只身一人,来到村子最上面的一处简陋的茅屋,敲了敲门,推门的是一个拉着鼻涕的男孩,看见梁宗丽的那一刻,一下就哇的哭了出来,然后其他的弟弟妹妹们,也都跟着出来,看见梁宗丽,一个个哭的稀里哗啦。

    梁宗丽这才得知,阿云已经失踪三个多月,杳无音信,村长吩咐人找遍了周围都没有找到。

    “小子,对不住,栗子那会刚出去,我没有在意这边,那个小姑娘,保不齐是被高国人掳走了,临江城以内,我也找不到她,更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丘的声音在他耳中响起。

    梁宗丽青筋暴起,想要埋怨却又觉得不合适,但是心中就是憋了一股子火,无处发泄。

    他蹲下身,摸了摸弟弟妹妹们的头,哽咽着说,“对不起,都是哥哥不好,都是哥哥不好,没有照顾好阿云和你们。”

    最大的女孩,用手抹了抹梁宗丽的眼睛,轻轻依偎着他,“哥哥不哭,不哭不哭。”

    梁宗丽问道,“你们这些日子,饿着没有?”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村长和村民天天给他们来送吃的,就是看不见姐姐,问大人,大人们也不知道。

    领着四个孩子下了山,带进曾经的宿舍,梁宗丽跟他们说,以后你们都跟着哥哥,哥哥带你们去找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