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丨江是故乡清 第十七回:各奔前程

    第一卷丨江是故乡清 第十七回:各奔前程 (第2/3页)

异的事情,如果说是岌岌可危都不为过。

    既然大哥在齐州那边还算相安无事,于是,姜全良临时改变决定,自己直接取道南下柔州,亲自走一趟那个什么浣新镇,看看自己的老宝贝三皇叔,能闹出什么幺蛾子。

    进入柔州地界,微服私访期间,和姜全良想象的完全不同,厉王姜明琛治下的柔州,要比長州和壬州,甚至是勃州都要好上很多。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官场清正廉洁秉公执事,甚至可以说,随便找个人闲谈,都对这位厉王交口称赞,民情不吝仰慕和感恩。

    这和自己印象中三叔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两个极端,不过转念一想,姜全良就明白了,哼,老小子,还懂得水能载舟的道理,知道收买民心。

    但是,姜全良还是嗅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氛,最明显的,就是越靠近那个什么浣新镇,酒楼里的客人们说话就越小心,很多城里的凤宵阁,也都被贴了封条。

    姜全良坐在马车里,仔细复盘,如果自己是三叔,辛辛苦苦打造的金峰军,被人灭了,然后还那么老实,换做他,会怎么办?不对,自己要马上回到苍阳城,算了,还是让这老小子折腾吧,呵呵,既然猜到了你的下一步棋,是四处占角,那就让你占着就是了,只不过自己,得“帮”亲叔叔演好这场戏,于是马上写了一封密信,火速传回苍阳城。

    果然不出姜全良所料,时隔二十多年,姜明琛居然亲往苍阳城,面见皇帝,上演了一番苦肉计,轻而易举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随着悠悠收了两个孩子,作为栗子的徒弟,其实其他孩子还是可以在卓府,“偷师学艺”,但栗子只是名义上的师傅,真正的师傅,还是主动揽事的悠悠。

    一是栗子,真的教不了孩子们什么,再就是栗子也没有时间,他还要跟先生,也就是老州牧周在盈,学习书本之外的东西,不管算不算拔苗助长吧,总之,悠悠希望栗子可以快快的长大,早点“成熟”起来。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栗子以前更多的是“玩心”为重,但凡放了学,就会四处逛荡,但时日一久,也许是“教化有功“”,栗子慢慢开始主动帮悠悠做一些家务事,也不管先生说的什么“君子远庖厨”,会跟悠悠学着,烧几道家常菜,饭后还主动刷洗碗筷。

    悠悠打趣道,“栗子,你不是言之必听先生的话吗?”

    “姐姐,先生说的话教的东西,准是没错的,所以才会有那句‘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吗,我觉得所谓的君子,就是要从亲近身边人,善待身边人做起,不然对家人不管不顾爱答不理,对生人反而一副热心肠,那是君子吗?”

    “呦,栗子长大喽,以后也不知道谁家的姑娘,会有福气给你当媳妇呢。”

    栗子以前听悠悠这样打趣,还听不懂,现在懵懵的有些明白,然后也不说话,就只是帮着悠悠打着下手。

    每天夜里,悠悠都会搂着卓悠童一起睡觉,百里长誉,还是跟那些孩子们一起睡大通铺。

    第一堂课,悠悠就问孩子们,习武是为了什么呀?孩子们,有说要比别人厉害,有说是看着威风,有说是家主要求的。

    悠悠笑着看他们叽叽喳喳的说出各种答案,然后站定身形,郑重的对孩子们说:“习武,是为了保护我们最在意的人!”

    此后,早课前,栗子帮悠悠做完饭,就坐在台阶上,双手拄着脑袋,看她教练这些小家伙,然后等先生来和孩子们一起上完课后,用过午饭,继续识字看书,晚上,继续学习悠悠教给他的自然经,睡前则会按例调息打坐。

    十五上元节,百里公特别登门卓府,邀请栗子和悠悠去往百里家做客。席间,百里公把栗子和悠悠安排在主位,并率先起身提杯,再次和家人们一起,感谢栗子的救族之恩。

    正当众人其乐融融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气氛时,一群不速之客不告而至,其中一人高冠博带,开门见山,问道:“谁是百里公?”

    百里公起身应道,我就是。既然没有事先收到通报,死侍们也没有发出信号,想必这些人,来者不善。

    “来人,给我拿下。”随后,百里公身边,突然出现两个头戴面具的黑衣人,径直向百里公走去。

    栗子起身,作势就要上去解围。

    “都不许动,鄙人为皇帝陛下钦点的浣新县县令,并归柔州辖治。百里全族,周府上下人等,即刻起,全部羁押,以谋反罪,择日枭首。”话毕,园子里,又冲出几队全副武装的金甲士兵,战甲样式,和上次有着明显的不同,头戴面甲,肩吞龙爪。

    “慢着!”

    这时,喘着粗气的姜全良,同样“闪亮”登场,一身只有王爷才能披挂的紫黑色战甲,领着六人,出现在院子里。

    “县令”看见来人,一脸不可置信,确认无误后,只得俯首拜道:“柔州刺史,潘严塘见过宣王!”

    姜全良赶紧缓了两口气,也没搭理这位一会县令一会刺史的潘严塘,只是慢悠悠的走到席间,随便拎起桌子上的一壶酒,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喝了下去,“哇!爽,累死小爷了,还好赶上了。”

    姜全良早就看到了栗子,微微错愕后,马上就给他使了个眼色,见他不懂,又看向依偎在栗子怀里的“美人”,对方很聪明,很快会意,朝他点了点头,然后姜全良才走入席间,坐在栗子旁边,准备开始演戏。

    “你,那个什么塘,为什么见我不跪?”

    “王爷,下官领旨行事,按姜国朝例,可行不跪之礼。”

    “哦,我三叔还好吗?”

    “回王爷,厉王身体健朗,风采依旧。”

    “如果我说,今晚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们各回各家,是不是不行?”

    “恕下官不能如此,此次前来清剿乱民,乃皇帝陛下的旨意,还请王爷不要难为下官。”

    “圣旨呢?”

    “嗝……”此时,吃了半天的栗子,打了个饱隔,他看也不看双方,就是自顾自的吃着,看架势,一桌子菜,很久就要被他全部清盘了。

    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