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丨江是故乡清 第二十二回:千里寻郎

    第一卷丨江是故乡清 第二十二回:千里寻郎 (第2/3页)

 夫人看着自家老爷脸上难看的脸色,想必是占卜结果不太好,然后马上吩咐孩子们快去休息别碍了眼。

    蔡庸松来到夫人身后,给她揉着肩膀,开口牢骚道:“那些个狗东西,都羡慕我在这无事一身轻,不像差点丢了三城的勃州,局势不明的齐州,王爷独大的柔州,动不动就乱民四起的長州和壬州,天天跟蛮族搞好关系的越州,眉来眼去的易州和慈州,对了,还有身后虎视眈眈想要取代我的辛州。全他娘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谁愿意来这喝风吃土,尽管来替我好了,老子还乐得颐养天年呢。”

    夫人知道老爷现在心里一定很乱,岔开话题,问道:“听说,小王爷的蝴蜉军,都已经打到了韩水城?”

    蔡庸松站不住,呼哧的坐在夫人身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听京城那边的来信说了,但也是云山雾罩的,那边的战事,有点诡谲,毕竟相去千里多地,我又没有人在那边,具体谁知道呢?”

    “你不是和易侯很熟吗,听说他的孙子就在勃州的安东城,你没寄上书信问问?”

    “问了,终日在这里无聊,我能不找点事干吗,结果,人家连个回信都没有。”

    “我可听说了,那边,好像出现了什么怪异的东西。”

    “你从哪里听说的?”

    “那你就别问了,唉,就是心里有点发悸,幺儿可别赶上不好的时候啊。”

    蔡庸松看着夫人的肚子,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但愿一切平安顺利吧。

    “爷爷,小王爷给您回信了。”一个少女,蹦蹦跳跳的走进内堂,给椅子上一位精神矍铄,花白长髯的老者递上信笺。

    老人拆完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不可置信,瞪大眼睛又看了一遍。

    “胡闹!简直是胡闹!”老人砸了砸手中的拐杖,气的胡子乱飞。

    “怎么了爷爷?”少女马上拿起书信,看了起来。

    姜全良在信中的大意,你家易厚鹏正在报销国家,纳为我蝴蜉军得力校尉,目前早已在高国挥斥方遒建功立业,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凯旋而归再次光耀易氏门楣。

    少女笑了笑,安慰老人道:“爷爷,这不挺好的吗?大鹏小的时候,你不就希望他可以大展宏图吗?”

    “哼,那我也没让他跑那么远拿起刀,真是败坏门风。再者说了,你们俩的婚事怎么办?”

    “没事的爷爷,男孩子嘛,总有长大的一天,等他玩累了,自然就回来了,就算他不娶我,我也是您的乖孙女,嘿嘿。”

    “唉,都怪我,要不是我逼得太急,他也不能负气出走,茅丫头你要是委屈,要怪你就怪爷爷吧。”

    少女蹲在老人身旁,攥着他的手说道,“爷爷,说什么呢?是大鹏不喜欢我,都是我不够优秀。”

    老人慈祥的摸了摸少女的头,连声叹气。而少女心中,此时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千里寻郎!

    第二天,管家急匆匆的找到老侯爷,说茅小姐她,她……

    老人问,到底怎么了?管家说,家里的马少了一匹,然后把少女留下的信递给老侯爷,信中,茅邵娟说,自己要去高国找易厚鹏,到时把他绑回来,哈哈,爷爷放心,自己一定说到做到。

    老人看完信,颓然的瘫倒在椅子上,这可和慈州的茅将军怎么交待是好?

    易家与茅家,皆是身为开国之初的文武功臣,世代簪缨,并且两家从开始便结下了八拜之交姻亲之好,若子嗣皆为男丁,便结成异性兄弟,如果有男有女,便结为连理,延续了几百年,直到出了易厚鹏这么个忤逆子孙。

    茅邵娟是家中独女,视为掌上明珠,五岁前,两脚都没沾过泥地,真可谓是娇生惯养不输宫中的公主,也正是这一点,易厚鹏看不上,回回见了天真的少女,都嗤之以鼻大肆挖苦。少女也从来不放在心上,相比其他郡主们的飞扬跋扈,茅邵娟还是很懂事的,只不过易厚鹏心里形成了刻板印象,自然对她敬而远之。

    老侯爷,想了半天,此事不能隐瞒,一边差人赶紧去找,一边赶紧寄上书信通知茅家,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