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唐的出口事业

    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唐的出口事业 (第2/3页)

觉得什么地方不对,想起了岑文本的话。

    忽然觉得让李治传话将账目送给房玄龄不太妥当。

    骊山原本是不知情房相与陛下说起这件事。

    岑文本也没明说这件事就是房相讲的。

    房相一拿到账目难免就会觉得骊山多猜疑,骊山在人品上就差了一截。

    “文本兄,你又在害我。”

    张阳索然一叹,竟然又被罢了一道,真是不能小看天下聪明人,一个个都活成了人精。

    屋外传来了孩子们的话语声,小武已经开始给弟弟妹妹上数术课。

    现在她们每天要上三节课,一节课是小慧给她们讲解典籍,一节课是李玥的明经课,还有一节是小武的数学课。

    每过三天就是体育课,张阳接过媳妇递来的茶水,现在去拦着李治也来不及了,多半现在已经将账目送出去。

    小清清最近写字有进步,她的身手也更好,现在就在王婶面前练踢腿,还有模有样的。

    “爹爹,家里的竹子要吃完了。”

    张阳整理好太府寺的奏章点头道:“这就去砍竹子。”

    说罢,走出书房,父女俩一起穿好草鞋出门,王婶眯眼看着父女俩走路的模样就道:“公主殿下,看小郡主与县侯走路的模样。”

    李玥收拾着晾晒的书卷,抬眼一看就见到女儿就跟在夫君身侧走出家门。

    父女走路的姿势一模一样,这种景象不由地令人看之一笑。

    张阳带着女儿走到竹林,从这里就可以看到远处的正在修建的书院,书院的屋顶已经建设好了,书院的后方是一排排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是用来做宿舍用的,都是一间间的小平房。

    最多也就三层,建设书院的工匠都是从工部来的,不敢在建设上太过逾制。

    小清清捡着地上的竹支,不一会儿怀着就抱着一大摞,她小脸被嗮得通红,手脚还挺麻利的。

    父女俩砍了竹子,便在沟渠边歇脚。

    张阳拿着手中的小刀给竹节挖着洞,再捡起一块石头打磨去竹节的毛刺,拿出自己准备的一个哨子,将哨子的底部拆开,套在竹节上,一个简陋的竖笛就做好了。

    将它拿在手中,张阳回忆着曲子便开始吹奏起来。

    小清清讶异地看着笛子,“好听。”

    张阳耐心地教她吹笛子,“拿去玩吧。”

    她欣喜地双手把玩着。

    做爹爹也欣慰了不少,女儿终于有一样正常孩子喜欢的玩具了,总不能整天喜欢大炮吧。

    张阳小声道:“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爹爹还没用过笛子。”

    “是吗?”

    “嗯。”张阳解释道:“你爹爹我出生在一个很偏远的山村,后来读书久了就去了离家乡更远的地方,那时候与其他孩子玩才知道,他们小时候就开始有人教他们吹笛子了。”

    接下来的话,她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而是一次次地吹着笛子,虽然吹得不好听,常常吹得太轻或者太重。

    张阳将竹篓背上,“走吧,回家。”

    她迈着小短腿跟上爹爹的脚步,还在尝试着吹笛子,小手每一次松开一个洞,笛子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竖笛的声音吸引了熊大,它见小主人回来便快步起身凑上来。

    女儿可以骑在熊背上吹着竖笛了,她的童年生活又多了几分乐趣。

    张阳将竹篓中的嫩竹都劈开,丢给家里的熊猫吃。

    熊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显然比棕熊要强,关中的竹子它们也吃得惯。

    当关中到了酷暑时节,整个长安城好似都安静了下来,傍晚的时候城中这才恢复了生机。

    河间郡王的部曲拉着一车车的葡萄去长安城贩卖,一斤葡萄可以卖出两百钱。

    这个价格比高昌葡萄便宜不少,尤其是新鲜的葡萄,很快就卖空了,赚得两千余钱。

    晚上的时候,李孝恭拉着一车的铜钱来分。

    “地是当初送你的,某家也不占你们家的便宜,种葡萄的人手都是本王自己的。”

    “嗯,河间郡王说的不错,劳动力都是您的,我们骊山得六成如何?”

    “你们骊山常说劳动力很重要,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