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关中夏夜

    第九百四十二章 关中夏夜 (第2/3页)

,换上一身干练的男子装束,走下山之后与一直跟着自己的做事的姑娘们出了村子。

    因为骊山规矩,女子到了二十岁才能出嫁,现在村子里也有很多十七八岁的姑娘在做事,多数都是跟着小武与小慧办事,安排村子里的生产调度与账目归档。

    小武走在最前头,在师父与老师面前的她还是一副乖巧的模样,现在带着姑娘们去办事,她的眉宇间带着强势与威严。

    小慧还算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但小武对自己手下的姐妹向来是严格的,而且小武手中的人手一直比小慧那边的人办事更仔细更有效率。

    两位弟子现在是骊山的左膀右臂。

    不过长乐公主自在骊山学成之后,在宫里的时间比在骊山更多,一直陪在皇后的身边,现在很少参与村子里的经营。

    丁溜的家距离骊山村不远,他们一家经营着养殖场,酱油作坊和一个回收站。

    小武高挑的个子在一群姑娘中很出众,以前跟着两位婶婶练武,现在的身材锻炼得很匀称,十八岁年纪正是风华正茂,气质与气势上有着特有的强势气场。

    从骊山走出去的姑娘,在外面也都是独当一面的,各县传闻最难对付的便是骊山的姑娘。

    有骊山县侯的命令,丁溜的妻子当即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卷册,她低声道:“您是县侯与公主殿下的弟子吧。”

    小武点头没有言语只是收拾着账目。

    她不断地躬身行礼,“我们家是敦厚人家,做事从来都是厚道的,求骊山一定要救他,他有今天这般富贵日子,全是仰仗骊山的。”

    “师父与丁伯是患难之交,这多年的交情不会不帮忙的。”小武安慰道:“我小时候也受过丁伯的照顾,夫人请放宽心,如果丁伯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我们骊山一定要回这个公道。”

    丁夫人擦着眼泪不住点头。

    小武带着账目回了骊山,坐在藏书阁内一卷卷地翻看着。

    小慧刚回来见状问道:“这是哪里的账册。”

    “都是丁伯家的。”

    “是那位酿造酱油的丁伯?”

    小武点着头,作了汇总之后站起身。

    小慧看着小武道:“师姐的个子真令人羡慕。”

    小武哼道:“师妹又取笑我了,江南姑娘的温婉我也很羡慕。”

    两人走入书房禀报着事宜。

    小武解释道:“丁伯的作坊账目很简单,而且这些年以来他的三个作坊许多利润都给了乡民,与我们骊山相同的分成,他只占了两成,而且还时常拿出银钱帮助乡里,当初太原疫病他还拿出了一百贯钱,买了药材送去了太原各县。”

    “河北水患的时候,也拿出了五百贯钱,送去了当地,用来置办粮草与粮种,这丁伯不仅没有自己敛财,反而拿出了不少银钱救灾救民,至于他的家产,只有一千贯余钱。”

    “至于回收站这两年一直都在亏损,上个月有个人去问他买废纸,丁伯便将囤积的纸张以一百钱一石的价格卖了,这个价格并不高,至于朝中查证的证据来看,这里面说不定还另有原因。”

    张阳放下了账册,“这件事不是冲着他去的,是冲着骊山来的。”

    小武点头道:“弟子也这么认为,很多人都知晓丁伯与师父的关系,我们村子里的人对丁伯向来敬重。”

    小慧没考虑这么多,也觉得自己没有小武想得这么多。

    小武总是能够将事情分析得很透彻。

    张阳忽然道:“小慧来年也二十岁了吧。”

    小慧忽然回神道:“是的。”

    “你老师说等你二十岁的那天请徐御史也来骊山,为你庆生。”

    “谢师父,谢老师。”她欣喜地笑着。

    张阳执笔写了一份书信,递给小武道:“你将这封书信交给处默,他会安排人去查问的,如果没有问题,刑部会将人放归的。”

    “弟子这就去办。”

    张阳又看了眼坐在桌边的徐慧,吩咐道:“快写封书信给你父亲,让他早些准备。”

    小慧心情很愉快,走出书房,绕过华清池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写信。

    事情交给程处默去办,第二天丁溜就给刑部放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