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第四章 浩然之气

    道可道 第四章 浩然之气 (第2/3页)

披上了一身淡黄,中间还有大片的红点缀期间。

    深秋时节,山里的温度已经降下来不少。半坡上开垦出来的几亩薄田里,农人正在挖土豆。

    土豆是最后一茬庄稼,收完了土豆就进入农闲时间。中林村的历史已经没人记得,但是,从山上那所破败的道观,人们惊奇的发现,早在明洪武年间这里就有人居住。

    最近在道观墙壁上发现的壁画好像让中林村的历史又遥远了几分,好似能追溯到北宋,也许,更早。

    经过简单的翻修,道观又活了过来。

    主殿内的三清像得到修复,又有了神明的威严和气势,二爷重新给道观起了个名字:三清宫。

    重新燃起的香火,在中林村村民心里种下了一粒风调雨顺的种子,好似迷途羔羊又闻到了母亲的味道。

    陈二爷家离三清宫最近,自然就担起了庙祝的职责,早晚去道观点香敲钟。

    群山环绕下的中林村突然间就活在了神灵的庇护之下。

    一些年迈的老人非要登上山去瞧瞧。在他们的记忆里,这座破败的道观是痛苦而难忘的,神灵从生活中死去的那一年,村里很多人也跟着去了。

    后来,他们之所以不愿再开启那扇门,就是不愿去回忆。

    如今,他们非要上山去的理由也很简单,并非为了道观里原本就存在的三清神像,而是为了那些曾经的老兄弟。

    关于这些往事,陈二爷和陈真一是不了解的,就是村里60岁往下的人也不见得知道,还有些记忆的,就剩下不到五个人,都是耄耋老人。

    此时,一位枯槁老头,佝偻着腰,站在山顶遥望着对面的山,沉默不语。

    老人身后,两个三十几岁的男人,满头大汗。老人是他们的太爷,是他二人从山下抬上来的。

    “去,把陈师傅给叫出来”老人腿脚虽然不便,说话倒是挺有气势。

    其中一个男人小声说道:“太爷,这都上来了,您就进去呗”。

    老人头也不回,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手里的拐杖之上,半趴着身体,冷冷地重复:“去把陈师傅叫出来”。

    孙子知道这位太爷的倔脾气,摇了摇头走进三清宫。

    半晌之后,陈二爷疾步走出三清宫,笑道:“鲁伯,您老怎么来了?”

    老人依旧没有回头,叹气道:“陈师傅,这观开不得啊!”

    陈二爷看看两位年轻人,似是在询问,两个年轻人脸上也充满了疑惑,二爷强烈要求他们将自己抬上山,还以为他是想来拜神的,不成想他突然说这种话,他俩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陈二爷不知鲁老是什么意思,柔声道:“我明听明白鲁老的意思?”

    老人从远山上收回目光,缓缓转过身,用他深陷的眼窝瞧了瞧面前的陈二爷,说道:“这观是个祸害,会给中林村带来灾难的,你还是赶紧关了吧!”

    “太爷,您说什么呢?陈师傅说这观有藏风聚气的作用,咱们村这些年一直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就是因为这观断了香火,破坏了风水,这观有了香火,这风水就接上了,怎么会带来灾难呢?再说了,这里供奉的可都是神仙,又不是什么妖怪”其中一个年轻人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