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石三鸟

    第10章 一石三鸟 (第3/3页)

离开了杨家,杨银建就让杨淼把住在外面的大儿子杨磊喊了回来。

    他的这个大儿子,就是一个贪杯的鼻涕虫,整日混迹在赌场的人。三十出头的人,还孑然一身,不知谈了多少个对象,就是没有女人愿意跟他结婚。整日喝的醉醺醺的,嗜赌为命……

    门市部的事很少过问。

    不过,利益没有少得。靠的就是克扣和压低农民兑换小麦的斤两,来中饱私囊。

    农民以小麦换面粉,首先要用旋斗筛分离出小麦中的苕子、看麦粮、麦灵珠之类的杂草种子,然后根据干湿度折算成面粉。

    现在,也没有测小麦干湿度的仪器,全凭检测员的口尝——抓一把小麦,放在嘴里咀嚼品尝,得出小麦的干湿度。

    这种方法主观性太强,全凭检测员的口感和经验来判断。

    ——门市部小麦兑换面粉的油水,全在这里。

    让杨磊放弃门市部主任的职位,进厂里担任个同级的小职务,肯定没有现在实惠,杨磊当然不干。偌大的面粉厂门市部,给他经营的年年亏损,想提拔也不可能。

    他现在当这个门市部的主任,就跟封疆大吏似的,人闲油水足。门市部虽是年年亏损,反正有厂里兜底,职工的工资由厂里发,他何乐不为呢?

    范建新每年上缴的承包费用是可观的,可以增加厂里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杨银建当然不想此事黄了。

    杨磊不愿意调入厂里,杨厂长一寻思,就想到把门市部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的单位。任命范建新为销售门店的副主任,仍归门市部领导,承包期暂定一年。

    这样做,一来履行了承诺范建新承包门店的请求,对粮食局的翟局长也有了交代;

    二来借此机会剥离门市部亏损的根源,把门市部的负担甩锅给范建新。若是能经营的好,还增加厂里的收入;

    三来也好钳制范建新,行政上归杨磊管理,好处杨磊也可获得。他若是不听话,杨磊又管不住,随时可以派个亲信为门店的主任,管住他这个副主任。

    可谓一石三鸟。

    杨厂长从内心也看好范建新的经营能力,所以更不愿意签订长期的承包合同。若是范建新今后能为己用,可再续承包期,否则也好及时收回门店或是换人经营。

    其实,对范建新来说,他要的就是独立的经营资质,能有两年的承包期。他知道未来政策的走势,两年后政策会对个体经营全面放开。

    后世投机倒把罪就是个笑话,终究被取消了。

    但他必须稳妥的度过这两年,只要不违背他的大利益,对承包合同中的有些苛刻条款,他还是能够接受的。

    低于七人的承包不能算成集体性质,他查阅了当时的相关文件,还真有这么一条。

    凑齐七个承包人,他觉得不是难事,有丰厚的钱挣,还能找不到合伙人?

    他要争取的是门店经营的范围。

    对他来说,经营的范围越广越好,经营的品种越多越好。若是只经营面粉和传统的面条等制品,他也没必要花费这么多精力财力,来承包这么个商店。他要的是集体性质的多品种多项目的经营,这样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合同经过反复商榷,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只要与粮油及产品沾边的,他承包的商店都可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