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生意经(一)

    第14章 生意经(一) (第2/3页)

始多了。

    第三天晚上到了九点,买鸽子粮的队伍还有近五十人。

    他们担忧过了今天,优惠券就会过期,所以都不愿意走,直到范建新答应优惠券有效期延长一天,这些人才愿意走。

    这种后世不可想象的卖方为主导的生意,简直爽的不要不要的……

    到了23号这一天,几十万斤的鸽子粮全部售空,仅这一项就回笼资金四千七百多块。

    这可是白捡的利润啊!

    凡是这几天来店里上班的人,全部领到了全额的工资,另外每人发50元的月奖金,外加10元的误餐补助。

    这让粮油商店的职工扬眉吐气!而让旁边门市部的职工眼红,直后悔没有入职粮油商店……

    工资高的职工月收入超过一百元了,少的也接近一百元。

    虽然这几天干的活比过去几个月都多,但拿到了钱,人人开心,喜花蜜笑。

    范建新将自己的工资核定为每月98元,与厂长杨银建一个级别,店里也没见有人反对。商店的职工对范建新的看法也有了根本的改变;他的父母对儿子的能耐也是欣喜若狂。

    随着面粉的销售渐渐地增多,却带来了隐患。

    “新儿,面粉销售的越多,我们送出去的筒子面就越多,这里面的粮票亏空也就越大,怎么办?!”

    老妈叶楠看着每天增长的面粉销售量,发起了愁。

    范建新这几天忙着去各种仓库调运春节前的各类粮油产品,配备了几台打植物油的压机……各种等级的小麦粉,小米、杂粮,花生,豆类等也一应俱全,粮站销售的商品他这里都有。

    五间门面,已动用了四间。

    然后,就是印制各种优惠券、赠品券,又招收几名临时工往巉州市各个单位送。

    这些工作全凭员工的一双腿奔跑,效率极低。他倒是想给每个员工配一辆自行车,没办法,有钱没有工业品票,也买不到自行车。

    若是路途远的,就通过邮局以信件的形式将优惠券寄往一些单位、厂矿、学校等。每封信的邮寄成本3分钱(此时市内信件每封3分),这可是一斤标粉的毛利润。

    听到老妈担忧粮票对不上账,范建新也蹙起眉头。

    他知道,随着各种优惠券的寄出或送出,粮油商店的销售只会越来越火爆,赠送筒子面所欠下的粮票窟窿会越来越大。

    起初,范建新动员职工将家里结余的粮票卖给粮油商店,可职工那点余下的粮票,那经得住越来越好的生意。而且,随着杂粮、花生、大豆的供应,油票也出现了缺口。

    凡是来粮油商店购买食用油的顾客,每打2斤油就赠送1两花生壳。而花生与粮油仓库结账,是需要付一定比例的食用油票。

    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们,需要跟各种票证打交道。也正是这一点,范建新往各单位送优惠券才会引来顾客。

    实际上,有了范建新的优惠券,确实能在面粉厂粮油商店买到与粮站同样的商品,还能得到粮油商店的额外馈赠。虽然不多,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点馈赠就足以吸引到很多人,人们宁可绕远路、耗时排队来粮油商店买东西。

    这与后世超市,免费送鸡蛋或低价限量买鸡蛋的道理一样。

    为解决粮票、油票的差额,范建新想到去黑市上买粮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