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捡漏进行中

    第22章 捡漏进行中 (第2/3页)

学时,她已高不可攀,成年后她更是让人仰视的存在!

    他记得那本《NEW时尚》杂志上印刷着叶贞的多幅彩照……至今记忆犹新。

    那真是画中的人儿,透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

    可以说,她是他心中隐藏最深的那片白月光。

    后世,人到中年的范建新辞去教师的工作,去了沪市专门从事字画收藏、鉴定和拍卖,偶尔也做字画的裱褙。他也能接触到沪市的一些财富和收藏界的大佬,时有耳闻叶贞的一些事情。

    她不仅是他心中的女神,也是很多商业精英心目中的女神。

    她的层次太高了,终于还是把自己束之了高阁,成为了让许多男人望洋兴叹又惋惜的大龄剩女。

    ……

    “幸子衫”和“光夫衫”的服装样式有了着落,范建新便注入三千元资金到那家街道办的服装厂,签订了服装代加工合同,就等着汤子怡设计出服装样品,开始生产了。

    不过街道服装厂缺少电动裁剪机,想大量生产有些难。

    “大岛茂”包,范建新直接让一家集体性质的小皮包厂,开始生产了。

    粮油商店虽然每天顾客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不仅粮油销售旺盛,“巉州精酿”酒也逐渐开始热销,场面热闹非凡,人员嘈杂,但井然有序,范建新反而没有什么事可做。

    手头还有些资金,是该捡漏一些奇货了。

    他给两个发小分配任务,让他们到下面的乡镇去收购古钱币、银元什么的,简单的给他们普及了这方面的知识。

    自己就开始到处逛荡,收奇猎艳,收购藏品……

    范建新又买了一些玉器,这次是直接到玉雕厂购买的。从上次买了12只翡翠手镯后,他成了百货公司玉器柜台最大的顾客。从而他也结识了玉雕厂的厂长,他可以随便的进入玉雕厂。

    玉器是绝佳的收藏品,他买的并不多,虽然他知道今后玉器很值钱,增值比地皮房产还惊人,但毕竟一下子不能变现。

    他又开始收藏邮票。

    前世,他也集过邮,纯粹是玩的心态,并没有赚到钱。到九十年代后期,邮政局滥发邮票,严重的伤害了邮民的利益,甚至有的邮票品种还造成邮民一时的亏损,价格甚至跌破面值;加上后来手机的出现,电信的快速发展、发达,书面通信的人越来越少,他后来也就放弃了集邮。

    但,值钱的邮票品种,他还是门儿清。

    也就几天功夫,巉州市的邮票市场因他的出现而产生了波澜。以至于范建新一出现在邮电局的门口,那些买卖邮票的小贩都喊“买猴票的又来了!”

    80版的生肖票猴票,因他的收购,四方联从最初的八角左右,涨价到八元,涨了十倍!连附近县城的邮票市场,也跟着受到了波动。很快,全国邮票市场上的生肖票价格,也都出现了大的涨幅。

    他像一只惹事的花蝴蝶,扇动了几下柔弱的翅膀,没想到引发了邮市的海啸。

    这天下午,他在邮局门口见到一位满脸焦虑的年轻男子。他手中捧着一本集邮册,似在兜售邮票。

    范建新刚到邮局门口,就有一位整日在这里倒卖邮票的小贩来到他的身边。

    “喂……,那位收‘猴票’的,这个人手上有一张“大红”……”

    范建新一听,心里一阵悸动。所谓的“大红”,指的是1968年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票种!

    后世有人统计过,存世的“大红”邮票,仅有8枚。1996年在港岛出现过一次“大红”票的拍卖,成交价高达七百多万港币。自那以后,市场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