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草莓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七章 草莓 (第1/3页)

    周三,张父张母如约前来,并带来了从农科站里买来的大棚材料和一位技术员。在刘晓宇的一阵招呼后,一行四人直奔田间地头。

    大概规划了一下大棚的长度与宽度,并没有急着动手,先将地详细的做了一个规划,刘晓宇是不太懂这东西,看的有点头晕,反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动手不动嘴就行了。

    这次大棚先用的是竹竿结构大棚:竹竿和薄膜成本约2500元/亩,竹竿可使用三年。原本还可以选择钢筋结构大棚:钢筋和薄膜成本约7000元/亩,钢筋可使用20年。虽说后者更划算,不过张母觉得第一次搞这个还是稳当点的好,所以还是选择了前者。

    据来的技术员解说,这大棚薄膜可使用三年,一般第三年可以作为大棚内的双层小棚使用,在外面保温效果不好了。地垄薄膜当然是一年一次xìng的了。

    连整地带盖棚,一连忙了三天,从周三忙到周五,好在这几天的天气很给面子,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所以一切都很顺利。

    看着眼前盖好的半圆形的的草莓大棚,刘晓宇的心中充满了喜悦,这第一步总算是跨出去了。

    送走农科站的技术员,刘晓宇一行三人又钻进棚子将里面的地埂仔细的修整了一下。大棚里弄了4道梗(陵),中间两道梗(陵)可放4排苗,也就是一梗(陵)两排苗,旁边两道梗(陵)则能各放一排苗。

    等到了周五,刘村长将7000棵草莓苗送了过来,据刘村长说这批草莓苗全是红颊的品种,产量高,味道更佳,而且保鲜期较长。是从rì本引进的一个品种,市场价格较高且反应良好。

    几个人又是一阵忙碌,终于在这周结束前将买来的草莓苗全栽了进去并按照草莓的种植要点进行培育。

    为了能赶上这最后一批的草莓上市,刘晓宇不得不跟主脑联系,询问有无办法让大棚里的草莓长的更快更好。

    主脑提供了两种方法,一个是将草莓苗全部送进空间,通过空间的能量使其自然优化。不过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刘晓宇一个人在搞这件事了,出于风险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