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故意跑题

    第008章:故意跑题 (第2/3页)

诠注,毕竟手边又没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朱元璋明白过来,张了张嘴,想要让朱塬少用这些新词,但想想又觉得,既然是一门全新学问,大概那些传统典籍里的‘之乎者也’很难诠释,于是没有开口。

    见朱元璋不再询问,朱塬接着道:“分配,乃秦国横扫天下之重要动力。然则,当天下一统,战事不再,百姓不仅失去军功得爵的上升通道,秦皇亦未放宽持续百年的严苛赋役,使百姓休养生息,再以经济学作解,这就形成一种逆向分配状态,朝廷持续压榨百姓,百姓不仅上升无门,反而更加劳苦,民怨因此积累。于是,当陈胜在大泽乡举事,天下纷纷响应。这是秦朝速亡的一个原因。”

    朱塬说完这一段,见朱元璋微微抬手,暂时停下。

    耐心等待了一会儿,朱元璋才从沉思中回过神,说道:“你继续,另,莫要再自称‘小人’,既然你要等三年,俺就先给你个,唔……正五品的翰林直学士罢,莫要嫌低,你还年少,将来尽心为我做事,自有前程。”

    朱塬退后一步,长揖道:“臣谢过殿下。”

    朱元璋见朱塬模样,突然笑了下,透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调侃:“是个傲气的,看来嫌低了。”

    朱塬怔了下,才明白朱元璋为何会有此说。

    直接给了一个正五品的翰林直学士,哪怕朱塬对明初官制还不了解,也绝对不嫌低,毕竟记忆中明代的两榜进士仕途起点也就六七品。

    问题是,如果朱塬是这个时代的其他人,骤得官位,肯定是立刻对朱元璋大礼而拜,五体投地。

    朱塬倒不是傲气,前世从商,求过人,低过头,经历过各种捶打,后来也各种捶打他人,棱角早已磨没,他只是缺少一些这时代人说跪就跪的本能。

    没想到老朱会误会。

    朱塬也不担心。

    朱元璋反复提及‘嫌低’这种字眼,说明在他心里,对自己的定位已经明显高过正五品,这就是一道护身符。

    要知道,曾经被渲染后的朱元璋各种凶神恶煞,但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惜才的人。

    就像解缙,作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因为才高,深得朱元璋偏爱,甚至说出了‘恩犹父子’的话。

    解缙是个没情商的,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怼,最终也只是被朱元璋打发回老家,并告诉解缙父亲‘是子大才,其以归教训,十年而用之’。

    当然,老朱的惜才也是有前提的,你不能危害到皇权。

    朱塬既有能够得到朱元璋认可的才华,又没有任何危害他那张椅子的念头。甚至,接下来的事情如果顺利,还能更进一步。到时候,面对洪武朝的各种大小风暴,朱塬至少保住性命的问题不会太大。

    飞快闪过这些念头,朱塬重新上前一些,看向面前图卷,接着刚刚的话题道:“原因之二,《阿房宫赋》有言: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殿下可曾想过,为何焚阿房宫者,楚人项羽也?”

    朱元璋略微思考,说道:“六国余孽?”

    朱塬点头:“秦之天下虽终为刘邦所得,然大乱之始,起事者多为六国遗族。殿下再想,若不谈祖荫血脉,只以经济之学而论,为何是六国遗族?”

    朱元璋顺着朱塬思路:“六国遗族有你之前所说……社会资源,可用以招兵买马。”

    朱塬拱手:“殿下英明。”

    朱元璋斜过来一眼:“莫要拍马,快些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