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路忧心

    第十一章 一路忧心 (第2/3页)

缚得结结实实。

    秦世杰道:

    “咦?何人如此大胆,连官兵也敢打劫?”

    尹吉甫观察了片刻,说道:

    “莫非又是蜀兵侵扰?”

    龙子西不解,问道:

    “此地归属周王室,蜀兵如何敢来骚扰?”

    尹吉甫道:

    “少侠不是本地人,自是不知。

    “我们且看他们胜负如何,一会儿问那褒城官人自然明白。”

    众人便停马坡上,看双方争斗。

    却见褒城官兵人少,不断有人受伤倒下,已快支持不住。

    尹吉甫冲龙子西一笑:

    “看来我们不帮一帮还真不成。

    “就请秦大哥领着三人保护裴总管,其余的,便跟老夫过去活动活动!

    “只是不可多伤性命,把他们赶走也就是了!”

    几人便拍马冲进战阵。

    那伙人虽多,却怎能抵挡这些武功高强之人?

    何况又是一支生力军。

    但见众人指东打西,指南打北,一会儿就把那伙人打得落花流水。

    那些人见势不妙,唿哨一声,纷纷撤退。

    褒兵也不追赶,忙着救护受伤的同伴。

    只见一个当官模样的人将刀入鞘,冲尹吉甫等一抱拳:

    “多谢各位援手!

    “在下乃是褒城领兵卒长曲奇。

    “这位尹庄主在下见过,其余几位却是面生,敬请留下大名,在下回去禀报褒君,必有赏赐。”

    尹吉甫笑道:

    “原来是曲大人。赏赐实属不必。不知何人,敢对官兵无礼?”

    曲奇道:

    “哼,还不是蜀地的官兵?他们穿了便服在下也认得他们!”

    尹吉甫道: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

    “老夫的这位小兄弟对蜀兵屡来骚扰之事不甚了了,还望曲将军费些口舌,做个说明。”

    曲将军看了一眼龙子西。

    见他虽然人小,却英武不凡,便知是个少年豪杰。当下说道:

    “此事说来话长。

    “商朝末期,我褒地原属蜀国,曾参与武王伐纣。

    “武王建周之后,褒地自然归属周室。

    “但此地原属蜀国,加上秦岭阻隔,周王室一直未能全达王意,此地民众多有仍然沿袭蜀国旧制者。

    “至本朝宣王之时,却由于连年战争,周朝对褒地控制不紧反松。

    “那蜀国见有机可乘,便不断向褒地扩张,更有蜀兵常来骚扰。

    “我等本是下乡采集稀有之物,作为褒君进供宣王礼品的备选。

    “却没有想到蜀兵竟深入到这里,便来打夺。

    “若非众位英雄援手,我等性命难保。

    “即使逃得性命,失了王供也是其罪不小。”

    龙子西道:

    “原来如此。却为何不多派士兵监押?”

    曲将军道:

    “原也不须兴师动众,只是近年才盗贼蜂起。

    “另外,而今已是九月将尽,离褒君向宣王进供的日子越来越近,而供物尚未备办齐全。

    “褒君已安排下几十路人马四处搜集奇珍异宝,上好玩物,若想每路人马都派兵护押,却是不易办到。”

    龙子西心想,如此,却又不知百姓会怎样辛苦了!

    曲将军见龙子西不语,又对尹吉甫道:

    “在下看各位个个英雄,身怀绝技,何不来投褒君?

    “褒君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各位必有大好前程。”

    尹吉甫辞道:

    “多谢曲将军美意。

    “但我等均是山野散漫之人,于为官之道却是一窍不通。

    “将来如有可能,再来不迟。”

    曲将军道:

    “那就告辞了。各位只要有事来寻在下,自当全力以赴!”

    两下分手,龙子西等继续前行,那曲将军自回褒城交差不题。

    46

    再次上路,龙子西想着刚才曲奇的话,不禁起了忧国忧民之心。

    尹吉甫见龙子西面有忧色,沉吟不语,道:

    “褒地向来富庶,却是连接镐京与蜀地、西戎的要冲,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里的百姓倒并没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让我们这些习武之人徒唤奈何!”

    龙子西道:

    “我辈学武之人,原为忠君济民。

    “但忠君一节,颇难定夺。

    “如先朝厉王那般暴君,如何忠得?

    “但小侄想来,如能常记百姓之苦,尽力救助百姓,也是不小的功绩。”

    尹吉甫面露赞许,道:

    “贤侄说的不错。

    “只是一己之力,杯水车薪,有时又实在是无能为力。”

    路上,不时又看到有褒兵拥着一队队青壮年走过。

    龙子西犹自不解。

    尹吉甫说到:

    “这些人是被征去服兵役,在褒地倒也平常。”

    龙子西问道:

    “为何道是平常?”

    尹吉甫道:

    “一般诸候国倒无须常备军队,却是周王室对褒地一直未能实施有效控制,对此耿耿于怀。

    “几次欲南下征褒,只是无暇顾及。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只要边事一稳,早晚要对褒地进行讨伐。

    “所以褒地一直在扩充力量,征夫从军,以备战争之需。

    “呵呵,有志之士要建功立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