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平安小城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2章 平安小城 (第1/3页)

    蒙都,溟川的都邑,虽说不大,但满城的树木使它格外富有生机,格外富有灵性。高高的城墙,阴湿的青石板路,层层楼阁,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把这个小城点缀得更有情调。

    街上商业活动颇为活跃,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铺里,物品繁多,琳琅满目,可供不同需求的人选择。商铺前,有人在摆摊铺,有卖果蔬的,有卖锄镰的,有卖药材的,有卖乐器的,应有尽有。街道上,少男少女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怀抱月琴,或是手提芦笙沿着街道往城东方向快步走着,脸上不时露出笑容;老人们拄着拐杖,身披大衣静静地坐在街边的石凳上,沐浴着乍暖还寒的阳光;一个妇人背上背了一个孩子,手中牵着另一个孩子,一旁走着的是背了背篓的丈夫,那丈夫手中也牵着一个孩子,夫妇俩走走看看,走到摊铺前,停了下来。孩子们蹦蹦跳跳,特别贪吃,听到前边有人喊:“吃烤串咯!吃烤串咯!”就忍不住叫道:“阿爹,我要吃。”

    所有的这一切,都显示着蒙都是一个平安的小城。

    人们总说,蒙都能得于平安,是受了阿鲁王的庇佑。虽然阿鲁王已作古,但阿鲁王的英灵一直都在,阿鲁王英勇善战的气概熏陶着一代代后人,使别人不敢轻易来欺负蒙都。蒙都又地势险要,物产丰盛,更有“圣灵魄”之能加持,百姓安居乐业,平安秋千。

    蒙都之所以能平静,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蒙都有竹王兄弟。别人不知道竹王兄弟的传说,但在蒙都,却是尽人皆知的。比如说兄弟俩在母亲肚子里满十五岁才出生,出生时,家门口的两根大青竹也“咔嚓咔嚓”破开,从破开的竹子里跳出两匹骏马来。两匹骏马在门口院坝里“噗哧噗哧”打着响鼻,昂起头对着娃娃出世的屋子刨地长嘶。两个刚刚落地的少年郎,一听马叫,光着屁股,跑到门外,各自跳上一匹骏马,练起马脚来,两匹骏马一路跑动嘶叫,震得千里不得安宁。这兄弟俩长大后,被蒙都头人派去镇守要塞,当有敌人欲来犯,兄弟俩立即翻身上马,各站一个山头,用马鞭抽打着满山遍岭的竹子,一林林的竹子顿时“噼噼啪啪”爆响开来,一个个身强体壮的竹兵拿着刀剑从竹心里跳出,去把守各个山口,吓得敌人转头就跑。因此,兄弟俩一个被尊为左竹王,一个被尊为右竹王,统称竹王兄弟。

    都邑安定,人们安康。生活在安定中的人,吃饱喝足之后,总是定不住身,总是想找更多的快乐。

    正月初九,是蒙都一年一度的跳坡节,是个快乐的日子,人们不会放过这个快乐的日子。初九这日,人人早起,个个盛装,都欲在跳坡节上一展风采,以获得更多关注、更多快乐。

    所谓跳坡节,浊世时是聚集议事、商议决定族人命运大事的活动,后来,盛世太平,便成了年轻男女游玩娱乐,结交朋友的日子。

    蒙都的跳坡节,不只蒙都人喜欢,中州人也喜欢,所以中洲年年申请参加蒙都的跳坡节,但不知为何,年年申请,年年被拒。但今年却不同,申请破天荒被通过。中州那边很高兴,立即派了一队人马前来参加蒙都的跳坡节。

    坡场设在城东的广场,那里能容数万人。数日前,溟川头人就命工匠在城东的广场搭了观赛台,以供长老们起坐,再往前远一点的地方,搭了一座擂台。擂台四周,是各类娱乐活动场所。按照惯例,跳坡节是不设擂台的,跳坡活动主要是一些娱乐活动,娱乐活动结束后,未婚男女青年就可以自由处对象了。但今年因中州派人来参加活动,活动增加了一个节目,那就是斗灵。这个节目是中州提出的,为了不丢溟川形象,同时展示溟川的实力,溟川头人答应了此事。

    金钟山一众,也是正月初九这日到达的蒙都,在拜会头人之前,他们只能住在“四方客栈”内。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这些人,大多都是往城东去的,自然都是去跳坡的了。

    “没想到蒙都这般热闹,我还以为也如金钟山一样,人员寥寥呢。”蒙仲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道。

    “平日人要少一些,今日是跳坡节,很多人是从附近村寨来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