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宝船

    第十五章 宝船 (第2/3页)

近港口后,众人都看了过去。

    “怎么这船的帆和刚才那艘不一样呀,土黄土黄的,刚才那白帆看上去气派多了。”

    “你知道个屁,刚才那船明显就是大人物的船,我们这些民夫,坐的就是这种土黄土黄的船。”

    “刚才那条船好高的,怎么这些船都这么矮呀。”

    冯硕和另外4个商行的头领也都围了过来,他们纷纷的讨论了起来。李鸿基之前和刘一峰的对话他们也听到了部分,冯硕就直接问到:“李鸿基,为什么两种船不一样呀?”

    李鸿基毕竟还是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还是挺享受这种众人都关注自己的情况的,有些得意的说道:

    “之前那条船是军舰,只不过没装火炮而已。那种船速度快,也灵活,远程航行最佳。但载重量不如我们要坐的宝船,而我们的宝船速度虽然相对要慢些,也笨重些,可是载重量大。”

    “为什么呀?”

    “李鸿基,军舰为什么那么高呀?”

    “不都是船嘛,怎么用的是两种帆呀?”

    “那种白帆和这种土黄色的帆有什么区别呀?”

    众人的问题连珠炮般的糊了李鸿基一脸,他却一个也回答不出来。

    他毕竟只是在南军听闻过一些海军的常识,不是真正在海军服役过,更不是什么专家,只能张着嘴巴动了好几下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软帆是包括了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地中海文化圈的航海体系,而硬帆是独属华夏文化圈的航海体系。

    这些宝船是多桅的,清一色为用竹子做撑条的硬帆。帆布有些是植物纤维编制的,比如竹席,有些是浸过专门药水的帆布,所以颜色大多数是土黄色的。

    这就是华夏文明特有的硬帆。

    硬帆的布局比软帆简单太多了,不需要复杂又繁琐的支索,只需要简单的锚点控制每条撑条,然后汇总于一个滑轮系统就能控制其升帆和降帆了。

    而操作那个滑轮的的人,甚至能精简到一个熟手即可。软帆可做不到,每面帆都需要至少两个熟练的水手,而且全帆展开的情况下能多达十几面帆的。

    同等面积下,硬帆接受和转化的风力是超过软帆的,所以硬帆的桅杆也就不需要太高,因为硬帆体系不需要那么多帆。软帆往往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