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土地财政

    第七十四章 土地财政 (第2/3页)

都不知道自己的出身的地方为什么取那样的名字一样,哪怕后世资讯那么发达,动动手指就能在互联网上查到信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家乡名字的由来。

    这个向导也是如此,他愣住了,因为他也是从记事开始,就知道大明在海外有个东山州。

    见向导愣住了,刘一峰继续问到:“第二个问题:樕山,藟山,栒状之山还有金山城的姑儿之山,这些名字都是谁起的,又是根据什么起的?”

    又是一片沉默。

    “第三个问题:藟山市的黑市在哪?”

    “这个我知道!”向导终于知道了一个问题了:“港口的仓库区和商城的仓库区都有!”

    怎么又是在仓库区?

    不过刘一峰没问这个问题,他自己模模糊糊的想出了答案:

    樕山城和藟山城最先建立的永远是港口和仓库,那时候建立的仓库基本没有太多规划,以实用为主。所以仓库区在比起后来有规划的城区,显得的十分杂乱,非常适合三教九流的人士藏身于此建立黑市。

    刘一峰丢了5个铜板给他,继续问到:“怎么进去?”

    向导教了刘一峰一段贯口,刘一峰还没记住,常年跑江湖的冯硕反而一次就记熟了,刘一峰又丢了5个铜板给他。

    之后他又旁敲侧击的问了很多问题,有关于藟山城的,有关于海事局的,也有官员棕皮野人的。

    藟山城的问题这个向导基本都能答出来。

    藟山城建城9年了,是第一批民夫和之前的移民一起建立的。因为没有城墙,藟山城呈现的是中原很少见的城区模式:城区制。

    这点和樕山城很像,樕山城也是有上城区和下城区之分,不过两个城区还是连在一起的。而藟山城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病毒式扩张了。

    刘一峰他们所在的这片城区,就是当年修的藟山城,城区并不大,走路一天就能从北逛到南。

    而继续朝南走半天,又是一片城区,那是7年前修建的,当时是作为南下开垦商行的驿站,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片能容纳2,3万人生存的城区了。

    这还没完,继续朝南走到藟山湾最南端,有3座船厂,围绕着这3座船厂又出现了一片能容纳2,3万人生存的城区。

    3片城区统称为藟山城,但在藟山城生存的人习惯叫最北边的为藟城。中间的为商城,因为那里是东山州一半商行的总部。

    而最南边的叫五十城。

    最早是海军在那里修建了3座船厂,驻扎东山州的海军和南军也都驻扎在那里。

    后来随着移民的增多,5年前海事局把总部也搬了过去并修建了城市,城市规划以五纵七横作为主干道,把城区分为了48个坊间,算上海军的军营和南军的军营,一共50个坊间,所以叫五十城。

    “不过小的没去过五十城,那里住的人非富即贵,商城的很多掌柜的都在那里买了地皮修建了别院。”

    “五十城的地皮很贵?”

    向导伸手比划了下他们所在的这个客栈,说道:“就这么大的一片地皮,要1000两!”

    刘一峰抬头估算了下客栈的面积,算上后院的厨房和库房,占地面积接近300平,使用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